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7日 14.0°C-15.2°C
澳元 : 人民币=4.83
阳光海岸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华语乐坛的“遮羞布”,到底遮住了什么?

9天前 来源: 新浪娱乐 - 娱理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华语乐坛的“遮羞布”,到底遮住了什么? - 1

直播了六期,《歌手2024》(以下简称“《歌手》”)还在被讨论着。

从最开始的#内娱完了#、#五旬老太守国门#的痛心,到最新一期尚雯婕、袁娅维被临时叫来“冲榜”的刺激,《歌手》总是能轻松成为舆论场上的话题焦点。

这其中,比较严峻的莫过于不修音、全开麦的《歌手》,暴露出诸多歌手的Live现场瑕疵,尤其是和海外歌手置于同一舞台时对比更为明显。不少人认为,节目撕下了华语乐坛的那块“遮羞布”。

华语乐坛的“遮羞布”,到底遮住了什么? - 2

“遮羞布”从何而来?它又遮盖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在造梗、玩梗、捡乐子的背后,《歌手》这波热度是否影响至行业内外、是否会对华语乐坛产生些许影响?比如,娱理工作室很好奇——

现在歌手们对全开麦、不修音的态度是怎样的?

过往音综里存在过分修饰吗?

未来,类似《歌手》这样的直播会是音综标配吗?

华语乐坛的“遮羞布”,到底遮住了什么? - 3

在陈刚看来,如今大众对《歌手》热切关注的背后,是对“真实”的强烈需求。

“之前受到一些海外舞台的影响,大家在某个阶段会追求高度美化的舞台。一旦这个美化程度到达极端点,你突然发现它已经脱离了音乐作品,已经脱离了关于真实的东西,只是在表演状态,表演情绪。”他向娱理直言。

作为曾执掌过《偶像练习生》《青春有你》《我们民谣2022》的鱼子酱传媒科技联合创始人,眼下陈刚正投身于一档全新的音乐综艺——《奔赴!万人现场》。“真实”二字,也是《奔赴!万人现场》贯穿始终的核心理念。

华语乐坛的“遮羞布”,到底遮住了什么? - 4

据陈刚介绍,这档节目的创作周期接近一年,除了音综的常规动作之外,重头戏在于打通线下演出的票务市场。

“通常音乐人是不会直接面对真实票房的,但是这次我们就要用市场逻辑,让他们看看究竟有多少人想要看你的演出、会为了你的现场花钱买票?是10个人、50个人?还是能做到千人现场、万人现场?我们很期待看到音乐人在这个过程中的变化。”

某种程度上,过去在票房市场上存在的一些虚假繁荣现象,也是华语乐坛的一块“遮羞布”。

华语乐坛的“遮羞布”,到底遮住了什么? - 5

另一边,综艺制作人羊导在《歌手》第五期现场感受到L-ISA音响系统的震撼,也察觉到行业内外正在发生变化。

就在《歌手》开播的半个月前,笔者和羊导刚刚探讨过一个话题:内娱还需要全开麦、不修音的打歌节目吗?当时的答案,是否定的。

羊导制作的《百分百歌手》主打全开麦、不修音、一次过,初衷是想要给缺少打歌舞台、但又渴望舞台的歌手们一次展示自我的机会。

只不过现实并没有如此理想。发出邀约时,会有歌手很直观地反馈道“赶紧停止这场闹剧”,这样的歌手“不只一位”。

华语乐坛的“遮羞布”,到底遮住了什么? - 6

质疑不修音价值的,还有点进来看节目的观众。

羊导至今还记得一位路人的评论:听习惯了修音再听不修音的舞台,会有羞耻感。“从制作的角度,我不理解的点在于,大家常常质问歌手和节目组敢不敢不修音,但怎么一边想要一边又不那么接受呢?”

复盘整个项目,羊导觉得观众需要的不是打歌节目,而是有爆点、有看点、有争议的节目。

转眼,《歌手》以更极致的直播模式回归,哪怕是早已不用证明乐坛地位的那英也正接受着全民审视。这一次,在大平台头部IP的推动下,一切问题似乎开始不破不立。

华语乐坛的“遮羞布”,到底遮住了什么? - 7

华语乐坛的“遮羞布”,到底遮住了什么? - 8

修音、炫技、Live现场

娱理:请给大家先科普一下:过往音综里的“修音”指的是什么?会存在过度美化歌手表演的情况吗?

羊导:一定会有,不然请“百万修音师”来修音就没有意义了。举个例子,如果说混音只是给你的照片加一层滤镜,其它地方都不动,那修音就是把你的痘痘P掉、五官改一改,让你变成人造的帅哥美女。

现在还有一种情况是,歌手先在录音棚里录好一版,等到了现场确实也唱了,但是播出时节目组不使用现场的版本,而是用先前录好的。

娱理:《歌手》不修音能听到很多瑕疵,更真实了,但反过来说,是不是意味着它更适合会炫技、擅长“大歌”的歌手?会不会让审美变得单一?

羊导:我倒是觉得,不管唱什么歌都得有一个记忆点,因为所有观众都是在全部表演结束后投票,只能选三位,有的中规中矩的表演就是让人记不住,大家只会记住特别好的和差强人意的。而且出场顺序也很重要,越靠后就越有优势,所以有优先选择权的歌手都会给自己挑一个靠后的位置,不至于让观众忘记。

娱理:你觉得《歌手》现场的震撼感,有传递给屏幕前的观众吗?

羊导:讲实话,我从第五期直播现场出来之后也看了回放,和我在现场听到的还是不一样。

在现场每个乐器上都有扩声设备,会统一进入到现场的音响系统里,但是在播出的时候其实变得扁平了,相当于把一个360度的东西压成了一条平行线,当然会损失掉很多细节。就像你把一个层层分明的汉堡直接压扁了。

华语乐坛的“遮羞布”,到底遮住了什么? - 9

娱理:对于《奔赴!万人现场》来说,既然是强调线下Live感,后期会怎么处理修音的问题?

陈刚:举个例子:一般来说,在演出现场收到旁边观众说话的声音,为了保证舞台听感的美化度肯定会被剪掉,但是我们这档节目不会。既然是给观众提供Live现场的听感和情绪,就得让观众和台下的歌迷同频共振。为此我们特别研究了很多海外现场的收声设备,希望能让观众既有沉浸感又能听得舒服。

至于要不要用所谓的修音美化音乐人音准、节拍上的问题,我觉得这个应该不是我们节目要做的。我不是在做出版发行的音乐制品,我是在做让大家有足够Live现场感的音乐舞台。

娱理:追求现场感会让舞台变得不够完美,怕不怕影响舞台的出圈程度?

陈刚:我个人觉得《奔赴!万人现场》是一群音乐人闯荡线下真实票房市场的故事片,它是有剧情、有逻辑的,是在剧情逻辑下的现场演出。比起完美感,我们想给观众提供Live现场的共振感,以及这些音乐人在面临各类挑战时会怎样去面对。比如唐汉霄有一场嗓子不行了,必须去接受雾化,但还是要为买票而来的观众演出,你会好奇他最后究竟要怎么办。

还是那句话,我不是在发行音像制品。

娱理:注意到《奔赴!万人现场》也来了很多乐队,大家看到二手玫瑰和杭盖乐队在《歌手》的成绩后,都在说乐队的现场转到线上“折损太多”,还劝“乐夏”以后千万别做直播。

陈刚:每个节目的诉求不一样。拿我们节目来说,《歌手》是顶级歌唱艺术殿堂,是歌唱艺术家之间的技艺较量,《奔赴!万人现场》是关于线下Live的表演魅力,这是两码事。每档节目出发点不一样,就会有不同的视角去看待舞台上的表演。

华语乐坛的“遮羞布”,到底遮住了什么? - 10

华语乐坛的“遮羞布”,到底遮住了什么? - 11

面对不修音,他们在害怕什么?

娱理:《歌手》改为直播后请人更难了,《奔赴!万人现场》邀约顺利吗?

陈刚:不太好邀请。当这些音乐人、包括他们身后的经纪公司,要一起面对真实的票房市场的时候,大家的顾虑非常多。相当于以往的“粉饰”没有了,遮羞布被撕开了。

因为通常来讲,票务都是由演出公司或者演出代理公司包盘运作,歌手不会直接去面对卖的好或者是不好。当然,节目中最终来的音乐人也很紧张,大家都是兴奋、激动、紧张地面对每一次演出。

娱理:但还有一句话,大家常说选秀节目“出道即巅峰”,新人团体后续没有高曝光度的舞台支撑。作为当年选秀节目的核心制作人,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陈刚:我觉得我长大了,内心成熟了哈哈。

“出道即巅峰”这种走快捷道、或者想弯道超车的,也许有令人追逐的兴奋点。但是我可能对于音乐的理解越来越成熟了,反倒会更理解这种脚踏实地的线下Live演出。

娱理:所以你也看出这种“快捷”是浮躁的?

陈刚:我觉得只是一个对比,不存在哪个对、哪个不对。是大家对真实的诉求在发生改变,我的认知和理解也在改变。

华语乐坛的“遮羞布”,到底遮住了什么? - 12

娱理:今年做《百分百歌手》主打一次过、不修音,你说过也是很难邀约歌手。

羊导:因为不管是年轻歌手还是出道已久的歌手,大家都没法承受不修音之后的结果。最直观的就是商业价值,尤其一些经常跑商演的歌手,当大家发现你在这个节目里唱歌没那么厉害的时候,你的商业价值会下降。这也是很多团队在跟我们《百分百歌手》接触的时候直接提到的,害怕影响自家歌手后续商业价值。

娱理:之前还想和韩国打歌节目合作,为什么最后没成?

羊导:本来想和韩国三大台之一的打歌节目合作,在韩国录一期特辑,找一些在韩国出道的偶像团体中的中国成员,最后发现他们的报价以及制作理念并不符合,双方存在很大的差异。比如他们也不赞同全开麦、不修音这件事。

大家都知道,现在韩国经纪公司在打歌上玩得很花,包括放预录带,就是为了让艺人呈现出一个最好的状态。之前也聊过一些团,经纪公司会直接说需要把音源拿回去,他们处理完再给我们送回来播出。

说白了,大家都是为了商业利益。一旦涉及到钱,这件事的性质就变了。(内娱和海外)公司都需要保护自己的“摇钱树”。

娱理:这么看的话,你觉得“内娱没有舞台”是对的吗?或者“爱豆需要舞台”要怎么理解?

羊导:他们所需要的舞台,是日进斗金、一战成名的“舞台”,并不是我们认为的舞台,需要打上双引号。但因为大家平常说的时候不会打双引号,所以粉丝理解就是只要是舞台(爱豆)都想上。很多人会在我们(微博)下面说我家爱豆需要舞台、他们很努力等等,其实我很想说,他们只是骗了你们。

《百分百歌手》每次邀约歌手都觉得很心累,看他们在微博上发的小作文会很感动,想去邀请,至少这是一个能证明真实实力的舞台机会。结果总是,一邀请,一瓢冷水泼下来。

华语乐坛的“遮羞布”,到底遮住了什么? - 13

华语乐坛的“遮羞布”,到底遮住了什么? - 14

粉饰太多,观众需要的是什么?

娱理:现在《歌手》不修音让观众看到了更为真实的一面,也很支持,会不会让《百分百歌手2》 邀人顺利一些?

羊导:我觉得应该会。讲实话,我们会试着把踊跃报名《歌手》揭榜赛的年轻歌手们都邀请一遍,看看会不会来。模式还是录播,但是整个赛制全改,竞技性更强,还会加入一些合作舞台。

娱理:对整个综艺行业来说,《歌手》的热度有没有改变什么?

羊导: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到全开麦、不修音的概念,也越来越接受了。一个很明显的变化,现在很多节目招商PPT都说自己是直播、不修音了,我看到很多卫视的音综节目都要做直播。但是可能最后只直播几期,能做到全开麦就已经很好了。

《百分百歌手》做这件事,对于大众来说没有那么深的影响力,只是在圈内有些影响力,那现在《歌手》来做这个东西之后,我觉得慢慢地大家会对歌手舞台有一个新的评判标准。

华语乐坛的“遮羞布”,到底遮住了什么? - 15

娱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大家现在追求全开麦、不修音,是不是说明了之前的音综舞台被修音、粉饰得太过分了?

陈刚:我个人会有这种感觉。

之前受到一些海外舞台的影响,大家在某个阶段会追求高度美化的舞台。一旦这个美化程度到达极端点,你突然发现它已经脱离了音乐作品,已经脱离了关于真实的东西,只是在表演状态,表演情绪,那这个阶段就是有问题的,也不太是我们想去追求的方向。

如何能够给观众建立真实的沉浸感、情绪感,这是我们(节目)现在需要破题的方向。音乐的本源是什么?音乐的本源是来自于真实地去面对、真实地去演出,和真实的情绪宣泄。

娱理:作为入行十几年的综艺制作人,你觉得直播或者不修音会是未来音综的一个方向吗?

陈刚:我觉得直播也好,全开麦live、不修音也好,它其实都是一个技术手段。这种技术手段它都服务于一个很明确的最终诉求,就是真实。

华语乐坛的“遮羞布”,到底遮住了什么? - 16

华语乐坛的“遮羞布”,到底遮住了什么? - 17

华语乐坛的“遮羞布”,到底遮住了什么? - 18

华语乐坛的“遮羞布”,到底遮住了什么? - 19

发布于:北京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