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6日 10.8°C-12.3°C
澳元 : 人民币=4.79
阳光海岸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当我给Kimi打赏了399块钱后,我觉得他离赛博飞升不远了。

24天前 来源: 搜狐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前段时间我写过一个关于各大AI产品在B站上疯狂投流的事。

大部分行业的人都一脸懵逼,不是哥们,你这流量是在那哐哐涨,然后呢?你又不收费,你用户来的越多,那你压力不是越大吗。

典型的就是Kimi,每天我的群里都有一堆群友截图:

Kimi累啦,Kimi要睡觉啦,Kimi睡着啦。

= =

Kimi就这么累了一个月。

所有的人都知道,现在的绝大多数的AI产品,大概率以后都会收费的。

因为为了活下去,为了正常的商业化,为了找到跟用户之间的平衡点。就跟当年的ChatGPT开通他们的Plus业务一样。

直到昨天,我照例在用Kimi做一些内容的时候,对话了几轮后,他又累了。

但是,这次他的输出变了。而且多出来一个奇怪的提示条。

急需Kimi?点击这里给Kimi加油。

我当时看到这句话的时候,说实话我都能猜到这是个什么功能,因为这个设计,实在太“Kimi”了。

点开一看,果然。

给Kimi花5.20买一朵花,让Kimi爬起来继续加油干活,不休止的给你干四天。

我随手换了换,发现除了能给Kimi买花以外,还能给他买别的,一共6档。

每一档,对应着不同的高峰优先使用期限。

分别是5.2送一朵花,能优先使用4天。

9.99加鸡腿,优先使用8天。

28.8喝杯咖啡(你这咖啡喝挺贵,直接上星巴克了,我自己都只舍得喝9.9的瑞幸),优先使用23天。

49.9给Kimi充电,优先用40天,按雷老板说的,现在都不说加油,都说加电了。

99请Kimi吃顿饭,优先用93天。

然后是最王炸的一档,399块钱,你就能和Kimi一起登月,赛博飞升,优先使用365天整整一年。

明眼人其实都能看出来,这就是一种变相的“会员”。但是用了一种打赏的方式来给你呈现。

说实话,这是我第一次在一个产品的付费设计里,见到这种模式。

打赏这个行为,本身倒是非常常见。很多开源软件的作者盈利,本质上就是靠打赏的。

包括我自己的公众号,其实很大的收入就是源于来自于各位观众的赞赏。

打赏本质上就是就是对“你”的一种认同,用于喜欢的表达,和对“你”的激励。

最典型的就是国外的小费机制,这其实就是一种非常强的打赏行为。

以美国举例,其实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需要给小费的,比如你在超市里面买洗衣粉买生活用品,或者你去服装店里买件衣服,在这种情况下,其实是不用给小费的。

但是如果你去餐厅吃饭,去咖啡店,这种非常讲究服务的场所,基本上是默认要给小费的。

因为本质上,你去购买商品,那是标准化的买卖行为,金额是直接给老板的;而在一些服务场合,小费是对服务人员的服务评价,这部分收入是直接全额给服务人员。

服务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难以标准化的事情,所以小费更多的像是激励,为了给你更多的认可,更多的激励你去做一些正向的行为,而诞生的制度。

国内现在的打赏其实也类似有很多场景,比如美团外卖、滴滴、京东上等等。都有对服务人员的打赏机制。

比如京东,京东用户可以使用自己的京豆,给帮自己送过快递的快递员进行打赏,通过赠送虚拟礼物的方式,让快递员获得京豆奖励。

比如滴滴,你再打车或者下车之后,都可以给师傅发送感谢红包,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感谢。

但是说了这么多,你会发现,打赏这个行为的对象,从来都是一个明确的“人”。

不管是美国服务员,还是我这样的公众号作者,还是滴滴师傅快递小哥,这个对象,都是“人”。

所以这次Kimi的付费设计,非常的有意思。

我直接随手先打赏了一个5.20的花,Kimi收到花后,后面我用了将近半小时,疯狂的扔各种超长文本,Kimi倒确实是没有再累过了。

但是说实话,本来我就是Kimi的重度用户,而且好的东西我一般都喜欢开年卡(便宜),打赏完那个5.20的花之后,我发现,我找不到打赏的入口了= =

就在一筹莫展之际,我随手给Kimi发了一句:“我想给你充钱”

这链接出来了。。。你是真的NB。。。

我第一次见把付费还设计在彩蛋里的。

我又试了下“我想给你打赏”,“我想给你氪金”啥的,都能触发。

这一次,我就直接上了最高档,来了个399的,作为Kimi的虔诚信徒,那必须要跟老大一起登月,赛博飞升。

付完钱之后,Kimi给我放了一顿绚丽的烟花,这烟花放的差点给我屏幕干红温了。

再然后,Kimi表示收到了我的登月邀请,后面会活力满满,火力全开的为我当牛马黑奴。

我不是很想吹Kimi,但作为一个在用户体验这行里摸爬滚打近10年的体验设计师,Kimi的产品设计,还是让我看到了很多新的方式。

不是不加思考的照搬,而是认真解构了AI时代,产品在用户心中的拟态。

在上面我们也说了,打赏的对象,从来都是“人”。

被打赏,是社交羁绊,是你的社会认同。只有人,在过往才有这样的体现。

在过往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所有的品牌,都想把自己品牌做拟人化、人格化,最典型的就是京东把狗的logo优化成了拟人的狗,美团把袋鼠优化成了拟人化的袋鼠。

其实就是为了人设,为了拉进跟用户之间的距离,让用户更喜欢,更优亲近感。

那在AI时代,用户本身不就是跟一个几乎就是“人”的AI再对话在聊天吗?你让他给你工作,帮你处理文件画图搞数据,这已经拟人到极致了。移动互联网各大品牌拼了命想做的东西,在AI时代其实触手可得。

而Kimi直接把付费设计,做成了给Kimi打赏,你打赏的越多,你能得到的让Kimi给你当牛马的时间就越长。

这已经不是拟人化设计了,这就是直接把Kimi当成了“人”。

我非常喜欢这样的设计,在不打扰用户,不在用户界面上搞各种金灿灿的SVIP,用这种跟“人”对话的方式,去处理他们的付费体系。至少,这是有非常强的深度思考的。

我不知道产品设计团队的老大是不是腾讯出来的,但是确实很有腾讯产品人的味道,用户体验做到了极致。

这一次是打赏,下一次不知道会搞出什么奇特但有趣的东西。

但是现在在我的预期里,Kimi迟早会被这帮做产品的人搞得成精,万一某天直接赛博飞升,拳打宙斯,脚踢撒旦。

到时候请记得。

我是你第一批的信徒。

苟飞升,勿相忘。

数字生命卡兹克:反复横跳于不同的AI领域,努力分享一些很酷的AI干货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数字生命卡兹克(ID:Rockhazix),如需二次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