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4日 15.1°C-15.2°C
澳元 : 人民币=4.83
阳光海岸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后劲十足,值得二刷!

2023-09-07 来源: ZAKER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奥本海默》绝对是今年暑期最大的王炸。

引燃大家的期待只需要一个名字:

克里斯托弗 · 诺兰。

诺兰导演的太多杰作太多奖项太多辉煌履历大家也都耳熟能详,而在我心里,诺兰最杰出的地方在于,他把电影的艺术性、技术性、商业性和自己鲜明的个人风格进行了充分而完美的融合,形成了自己的金字招牌。

作为诺兰的第十二部长片,《奥本海默》是诺兰的首部个人传记电影,也以 180 分钟的片长成为诺兰最长的电影。

​后劲十足,值得二刷! - 1

作为 "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主导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

由他主导制造的原子弹被投放到日本的广岛、长崎,加剧了二战结束的进程。

然而,二战结束了,大国之间的冷战开始了,由原子弹所引发的核竞赛时至今日依旧在隐秘的进行。

原子弹结束了战争,但也开启了另一场战争。

奥本海默站在历史的风口浪尖,在完成制造原子弹的任务之后,时时刻刻承受着道德的谴责。

他亲手研制出了原子弹,又在原子弹投放使用之后,致力于核武器的管制游说,并且极力反对氢弹的研发。

他是国家的英雄?

还是历史的罪人?

无人能给奥本海默定性,而他本人的后半生也遭受了不公平待遇,被吊销了安全特许证,直到 2022 年底才被彻底平反。

​后劲十足,值得二刷! - 2

在诺兰的上一部电影《信条》中,奥本海默就曾出现在台词中。

片中提到 1945 年,奥本海默的团队进行第一次原子弹试验时,他担心爆炸可能产生连锁反应,将吞噬整个世界。

《信条》杀青时,罗伯特 · 帕丁森送给了诺兰一本奥本海默的演讲集,这无疑加剧了诺兰对奥本海默的创作热情。

用诺兰的话说:

历史上很难找到一个人身处如此复杂的情况,面对各种难以解决的问题,答案很少,需要完全靠自己去判断。

​后劲十足,值得二刷! - 3

奥本海默有双锐利又纯真的,像湖水一样勾人心魄的蓝色眼睛。

主角人选,诺兰第一时间锁定了基里安 · 墨菲。

除此之外,片中还有艾米莉 · 布朗特、马特 · 达蒙、小罗伯特 · 唐尼等各位名角儿。

电影剧本则参考了《奥本海默传:原子弹之父的美国悲剧》,这本书曾获得 2006 年普利策奖(传记类),事无巨细地揭示了奥本海默的生活和他所处的时代。

​后劲十足,值得二刷! - 4

出于时代特性,在这个故事中你将看到许许多多的物理学家走马观花的出现,每一位拎出来都值得单拍一部电影的程度。

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还担心对二战历史和物理史料不了解会影响到观影效果。

但是又看了诺兰的采访,他说:

一无所知的观众就是最好的观众,比起知识的预备,电影带来的体验更重要。

就这样,我在上海提前观影,并见到了诺兰导演,有了一场难忘的观影体验。

01

碎片

影片是诺兰一贯的非线性叙事。

打破时间顺序,影片采用了三条时间线,简单勾勒出奥本海默浓墨重彩的一生。

第一条线,以奥本海墨的主观视角讲述他求学、恋爱、结婚以及加入 " 曼哈顿计划 ",研制原子弹的经历。

当时,德国的核弹计划领先于全世界,在二战白热化的阶段,如果是德国率先研发了原子弹,那么后果将不堪想象。

紧急之中,美国开启了 " 曼哈顿计划 "。

曾负责修建五角大楼的格罗夫斯将军(马特 · 达蒙 饰)负责这项计划,任命奥本海墨为计划的总管理人。

​后劲十足,值得二刷! - 5

奥本海默年轻,聪明,在物理学有造诣,在科学界有声望。

但奥本海墨又有亲美共嫌疑,他的妻子,情人,弟弟以及弟弟的女友,都和美共有着丝丝缕缕的联系。

虽然奥本海墨本人并没有加入美共,但选择他负责国家机密工程,格罗夫斯将军确实也冒有一定风险。

而他选择奥本海墨的一大原因就是因为他看到了奥本海墨关注政治但并不加入任何立场,思想自由而独立。

因为负责那样一个巨大的项目,平衡协调各种主张的科学家,没有独立的思想绝对难以服众。

当然,奥本海墨也如他所托,于 1945 年研发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

​后劲十足,值得二刷! - 6

第二条线,以奥本海墨的主观视角讲述发生在 1954 年 4 月的奥本海默听证会。

在这场由路易斯 · 施特劳斯(小罗伯特 · 唐尼 饰)主导的听证会上,奥本海默被构陷,被羞辱,并且最终被剥夺了安全许可证。

作为一个犹太人,被剥夺了安全许可证也就被意味着被排除在了国家物理研究领域之外。

这对一位物理学家来说可谓是公开的致命的 " 处刑 "。

而这距离奥本海墨成为 " 国家英雄 " 仅仅过去了九年。

​后劲十足,值得二刷! - 7

九年的时间,奥本海墨从核弹的研发者成为了管控核弹的游说者,凭借自己的影响力去努力避免大国之间的核竞赛。

广岛、长崎 20 万人的亡灵让他寝食难安,而当他摊开双手让杜鲁门看他手中的鲜血时,杜鲁门已经在心里看不起这个 " 爱哭鬼 "。

从这里,奥本海墨已经和政府产生了割裂,也为他日后的悲剧埋下了注脚。

他和施特劳斯那些或真实或子虚乌有的矛盾,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奥本海墨和国家政策背道而驰。

​后劲十足,值得二刷! - 8

第三条线,从施特劳斯的视角讲述 1959 年他被提名内阁成员前,针对他在五年前的 " 奥本海墨案 " 是否公正而举行的听证会。

这场听证会以施特劳斯的失败告终,在一定程度上给奥本海墨予以正名。

影片最后揭开了施特劳斯对奥本海墨那看起来相当可笑的偏见。

他认为奥本海墨挑拨他和爱因斯坦的关系,导致爱因斯坦对他视而不见。

但事实上,派系亲疏根本不在这两位大物理学家的考量之中,他们讨论的是关于人类命运的大事情。

​后劲十足,值得二刷! - 9

这三条线,互为交叉,乱序进行。

从剧情上看,两条是听证会,一条是人物生平。

从视角上看,两条是奥本海墨的主观世界,一条则是 " 反派 " 施特劳斯的视角。

从色彩上看,奥本海墨的视角是彩色画面,施特劳斯的视角则是黑白画面。

诺兰是把奥本海墨的故事完全给打碎了,但这种碎片化的非线性叙事和他之前的电影还是不太一样。

​后劲十足,值得二刷! - 10

之前许多电影的非线性叙事大多是为悬疑感而服务,这部电影中悬疑感相对较弱,碎片化叙事更多是为人物而服务。

非线性叙事,剧情相互交叉,首尾呼应,人物的宿命感呼之欲出。

在这种碎片化的叙事中,奥本海墨不再是被导演刻画出的一个固化的人,展现出流动的、丰富的、复杂的多样面孔。

02

沉浸

《奥本海墨》是一部真正能够让人沉浸式观影的片子。

诺兰用了大段人物对白,大量特写镜头,酷炫至极的视觉呈现和不可忽视的音效,让观众尽可能的游走于奥本海墨的精神世界中。

我们能看到他翼动的睫毛,能听到他话语中的迟疑,然后感受着他的呼吸,沉浸在他蓝色的双眸之中。

​后劲十足,值得二刷! - 11

在原子弹试验成功的那场戏里,这种感受最为深刻。

漫长的倒计时,镜头细节呈现,长达 25 秒钟的静默,入目是铺天盖地的爆炸画面。

火光在奥本海墨脸上映照出光斑和阴影,他在万籁寂静中念出了印度《薄伽梵歌》中的一句话:

" 如今我成了死神,世界的毁灭者。"

之后爆炸声起,人群欢呼。

作为观众,我们知道原子弹一定会被研制出来,但依旧会为试验的成功而感到振奋。在振奋喜悦的同时,恐慌接踵而至,如同幽灵常驻心头。

人类千辛万苦终于创造出了毁灭人类的力量。

在这一刻,观众完全能够体会奥本海默的矛盾和复杂。

​后劲十足,值得二刷! - 12

原子弹爆炸成功了。

它被投放在广岛、长崎,带走了 20 万人的生命。

奥本海墨并没有参与原子弹的投放计划,但那是他亲手研发出的原子弹啊,爆炸实实在在发生在他的脑海里。

诺兰用绝妙的视效和音效,把这种 " 轰炸 " 呈现在眼前,也呈现在心头。

很多时候都让人感受到,音效直接穿透耳膜,敲打在心头。

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 " 轰炸 ",一共有三次。

​后劲十足,值得二刷! - 13

第一次,原子弹试验成功的 " 庆功会 "。

大家欢呼雀跃,掌声雷动,脚踏着地板来表示庆祝,这声音和审判的声音何其相似。

奥本海墨一向擅谈,但这次他罕见的露出了怯意。

他眼中的世界因为 " 轰炸 " 而晃动,他在地动山摇中看到欢呼的女士脸上被烧掉一层皮,他看到地板上被烧成黑炭的身体,他耳朵响起震耳欲聋的轰炸声,从此这声音在他心头萦绕不散。

​后劲十足,值得二刷! - 14

第二次,施特劳斯主持的听证会。

这场听证会闭门进行,从成员组建到规则设置都在施特劳斯的操纵之下。

" 愚者才会光明正大,权力只存在于阴影之下 "。

从人际交往到私人生活,奥本海墨的每一句话,每一次会面都被拿出来进行解读,审判。

被问及原子弹的相关问题时,奥本海墨在对方密集的反问和技巧性的引导下,终于溃不成军。

晃动的屏幕,爆炸的声响,急促的呼吸 …… 这位 " 原子弹之父 " 终于在 " 爆炸 " 中破碎,祭出了自己。

​后劲十足,值得二刷! - 15

第三次,影片结尾对爱因斯坦和奥本海墨谈话内容的揭秘。

早在原子弹试验成功之前,两位大物理学家就已经预知到了原子弹引发的链条反应。

爱因斯坦甚至预知到了研发成功后的鸟尽弓藏,预知到了奥本海墨会被 " 惩罚 ",在 " 惩罚 " 到了一定时期之后又会赠他勋章,表示过往不咎。

影片最后一幕,镜头投往天空,物理世界原子轰炸,看似转瞬即逝,但蝴蝶扇动了翅膀,谁又能知道效果会作用到何时呢?

电影结束了,我还坐在座位上,只感毛骨悚然。

​后劲十足,值得二刷! - 16

03

选择

诺兰用非线性叙事的迷惑性,在影片一开始就给观众提出了问题:

为什么是奥本墨菲?

奥本墨菲为什么又做了?

在电影最后又给大家揭秘,奥本海墨是在预知到一切发生的情况下,依旧去做了这件事。

此时看完全片的观众,在心生疑惑的同时,其实已经有了答案。

在当时的情境之下,奥本海墨根本没有选择。

​后劲十足,值得二刷! - 17

二战如火如荼,德国已经在研发核弹,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导致大批犹太科学家逃到美国,美国研发原子弹是时事所迫,也有人力技术支撑。

珍珠岛事件的爆发推动了美国研发原子弹的进程,这件事是一定要做,总要有人去盗取火种。

而于奥本海墨而言,身为物理学家探索宇宙奥秘,揭示自然规律本就是使命所在。

他并非不懂政治,相反,奥本海墨相比较大多数科学家都更关心政治,也擅于用政治手段来达到目的。

他在研制原子弹时说这项研究会缔造和平,这话更像是自我催眠式的安慰。

​后劲十足,值得二刷! - 18

他很清楚,火种降临人世就再也回不到过去的时代了。

而因火种而受益的人们会逐渐忘记了益处,转而去关注随之而来的种种隐患。

他们会去惩罚带来火种的人,这种惩罚可以让他们免受道德的谴责,

当他们惩罚够了的时候,他们会去表示既往不咎,而被他们惩罚的人遭受着来自于内心和外在的双重折磨,早已千疮百孔。

杜鲁门说:

手染鲜血的不是制造原子弹的人,而是投掷原子弹的人。

制造原子弹的人,日日夜夜饱受良心的折磨。

投掷原子弹的人,是否会辗转难眠呢?

​后劲十足,值得二刷! - 19

诺兰在电影里有着太多深邃的思考——科学和政治,独立个体和国家机器,国家利益和人类命运,个人道德和历史大势,以及意识形态的表达 ……

但在诺兰魔术师般的叙事和视效呈现下,在电影院的三个小时根本不觉得漫长,看完还想让人二刷。

嗯。

大家有条件的话,一定要选择 IMAX 版本,效果更震撼!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