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6日 11.8°C-11.9°C
澳元 : 人民币=4.79
阳光海岸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官帽椅里的“南征北战”,有“北官”与“南官”之分!

2022-04-11 来源: 搜狐时尚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官帽椅是明式家具中非常著名的一种,它符合明式家具那种造法自然,简约典雅的气质,又融入了众多的高超技法,是明式座椅中的代表之作,所以今天,咱们就来说说官帽椅。

起源与发展

官帽椅起源于魏晋,在敦煌窟西魏时期的壁画上就已出现这种椅子的造型。

到了五代时期,南唐画家王其翰的《勘书图》中所描绘的人物坐椅已和明式官帽椅造型基本一致。

▲《勘书图》局部

明代以后,由于明朝经济的繁荣和崇尚理学,有一大批文人热衷于玩赏、收藏,并参与了家具的设计。

他们追求“简约、神逸”和“天然、幽雅”,对各类器具的制作工艺要求一丝不苟,但反对一味地雕琢和漆绘。

官帽椅优雅简洁的造型十分符合这种思想,成了他们精神寄托的首选。

明代中后期,由于南洋高级木料源源不断地输入,使这种框架式造型的椅子有了雄厚的原料保证,最终使官帽椅成为明式家具的典型代表。

“北官”与“南官”

官帽椅有两种形式,按形制和适用地域,分为了北官帽和南官帽。

主要差别是是否出头,如北官帽就是扶手和搭脑都出头,又称四出头,形似明朝官员的官帽就是比较典型的北官帽椅,而南官帽则是扶手和搭脑皆不出头,拐角圆润,非常自然。

曾有学者将坐面大小相似的两种官帽椅放在一起,发现“北官”的重量明显重于“南官”,之所以重量上出现差别,其实是由于南北制作风格不同而产生的形制、用料上的区别:北方人个性豪迈,所以用料足、形制也较大;而南方人则内敛文秀,有着强烈的文人气质,所以用料精细、形制清秀、体量轻巧。

最早的“北官”是大同华严寺所藏的金代阎德源墓出土的四出头扶手椅,虽然当时还没有明确称为官帽椅,但是其造型说明四出头官帽椅的雏形已经形成。

四出头官帽椅的基本形制是椅的搭脑和扶手均出头,早期北方官帽椅的搭脑、扶手、联帮棍均是直材,联帮棍上细下粗,鹅颈稍弯。

后经过发展,产生了使用弯材的官帽椅,其模样也因此定型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样子。

“北官”的形成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的“北官”是大同华严寺所藏的金代阎德源墓出土的四出头扶手椅,虽然当时还没有明确称为官帽椅,但是其造型说明四出头官帽椅的雏形已经形成。

南官帽椅,即搭脑和扶手都不出头的官帽椅,南方匠师将这类椅子称为“文椅”。

南官帽椅以扶手和搭脑不出头而向下弯扣为特征,榫卯的制作工艺上为“挖烟袋锅”式,以平齐的榫卯结构赋予了南官帽椅平整、流畅的效果,其靠背板通常做成S形,搭脑向后凹进。

关于南官帽椅的得名还有个有趣的故事:官帽椅的灵感就是宋代带帽翅的官帽,宋代官员们在朝堂之上带着带帽翅的官帽,而回到家后就把帽翅摘掉,以示内外有别,而这种扶手椅的形状就像是脱去了帽翅的官帽,于是人们称其为内官帽椅,而宁波话中的“内”很像普通话的“南”,于是在流传的过程中,逐渐变成“南官帽椅”了。

相比于之前的宝座、太师椅等坐具,官帽椅的气质和外形都似乎更加平和,在居室中的应用范围也更为宽泛,也许正是如此,才使得流传下来的官帽椅精品不绝于世。

官帽椅可以置于书房、餐厅、正堂等诸多空间,用以读书、进餐、待客皆可,放在居室之中,偶尔小坐亦能怀古。

编辑丨苏素红木明式家具

资料来源丨互联网,侵权请告知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