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4日 15.1°C-15.2°C
澳元 : 人民币=4.82
阳光海岸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拜登欧洲行首尾难顾 对华强硬气势被削弱(组图)

2021-10-30 来源: 多维新闻 原文链接 评论5条

本文转载自多维新闻,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上台后,他的国安顾问沙利文(Jake Sullivan)多次阐述了内政优先、外交政策服务于内政利益的路线。所以,10月28日,拜登前往欧洲出席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和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之际,他考虑的优先事务还是自己国内力推的基础设施支出法案,最终和众议院的民主党核心成员达成了一项妥协版的福利开支方案。

现在的美国国会,两党严重极化。共和党对气候变化、全球最低税率以及其他福利开支都表达反对。即便是在民主党内部,拜登也面临不小的阻力。虽然他在最近的CNN采访中强调自己有能力让国会两党达成协议,但党内激进派(进步派)和温和派之间的分歧反而成了他需要迈过的第一道坎。

拜登欧洲行首尾难顾 对华强硬气势被削弱(组图) - 1

28日,拜登启程前往欧洲前仓促同众议院民主党人达成的福利开支方案只是一个经济框架,原计划是3.5万亿美元,但最终缩至1.75万亿美元。它还需要民主党进步派和温和派及抱有其他利益诉求的议员予以支持,才有可能在参议院通过。

之所以是妥协后提出的法案,是因为民主党在教育、育儿福利、洁净能源及其他社会服务方面,没有达成一致。比如,来自西弗吉尼亚州的国会议员,虽然立场温和,但由于所在选区代表煤炭利益,所以在有关气候减排开支上就会有反对意见。在带薪休假、扩大医保覆盖范围以及改革税法等问题上,民主党温和派和自由派也难以达成一致。

拜登欧洲行首尾难顾 对华强硬气势被削弱(组图) - 2
2021年10月29日,美国总统拜登和第一夫人吉尔·拜登抵达罗马,准备参加20国集团领导人会议。(AP)

拜登政府面临的党内、党间的斗争,也让美国盟友无法彻底给予信任。拜登此次前往欧洲出席意大利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和英国格拉斯哥 (Glasgow)气候峰会,所谈议题主要还是疫情防控、能源价格、供应链缺口和气候变化。但是,这些议题其实都映射拜登在国内所面临的挑战,包括社会福利开支、气候法案,这些都和工薪基层利益息息相关。

除了福利开支方案以外,拜登提出的1万亿基建方案也尚未获得国会通过。这可是拜登政府提出和中国开展竞争的关键所在。预计拜登出访欧洲期间,国内两党就其他开支方案也会开启谈判。也就是说,未来五天,身在欧洲的拜登也要时刻关注国内的进展。

按照白宫最初的规划,拜登原本计划在G20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双边会晤,但现在也不得不转向修复同法国的关系,也就是同法国总统马克龙的会晤。和6月份拜登上台后第一次欧洲行宣扬“美国回来了”不同,此次欧洲行虽然拜登也是主角(中俄领导人参加线上会议),但三个月来盟邦已经更新了对拜登外交的认识。

盟友们了解美国自己的困境,所以不再轻易相信美国的承诺。在它们看来,拜登喊出的“美国回来了”并不是回到国际舞台担起责任和领导义务,而是“回去了”,和特朗普时期的孤立主义一样,呈现“内向型”的发展路线。而且,为了展现对华强硬,拜登延续了特朗普时期的一些政策,并升级了同中国的竞争与对抗。这一点也让盟友担心二者发生冲突的风险。

其实,第一任期的总统第一年一般会将工作重心放在国内,但特朗普遗留的外部问题,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和疫苗的接种计划,以及开支法案和刺激计划的推进,都让拜登在应对中国挑战方面分心法术,难以取得预期的进展和积极的成果,更别提诸如巴以问题、伊朗核谈判等历来就很棘手的问题。

拜登欧洲行首尾难顾 对华强硬气势被削弱(组图) - 3
10月26日,国安顾问沙利文在白宫为拜登面临的内政困境辩护。(Reuters)

现在的状况是,内政外交经验比特朗普丰富的拜登,支持率已经下跌至42%,毕竟特朗普同期的40%的水平。特朗普团队已经开始发声,更多地讨论特朗普参加2024年大选的可能性。当然,拜登当前第一要务还是团结党内、力求国会通过一系列开支方案,否则2022年的中期选情只会对民主党不利,进而削弱拜登执政的气势。

可能也是为了转移国内注意力、支撑自己持续下跌的支持率,拜登政府当前的策略就是继续展现对华强硬。所以,气候问题特使克里(John Kerry)呼吁拜登改善对华关系、开展气候问题合作,沙利文也明确反对。

最近持续对华强硬的最直接表现就是利用台湾继续对北京施压。尤其是本周美国借联合国2758号决议届满50周年对中国的指控,其实也是为拜登出席新一轮国际峰会和“中美元首视频会议”进行造势。但是,这种造势完全是拜登政府和国内唱得双簧戏,无法从根本上占据对华竞争优势。

如果国内问题得不到解决,传统盟友关系又处处出问题,拜登政府针对中国的价值观外交路线也会遇阻。如果打着“应对中国挑战”而推出的开支方案无法获得通过,或者最终缩水通过,拜登通过强化内部优势应对中国挑战的执政策略就会沦为空话。

本文转载自多维新闻,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5)
Chri-姗姗-stine
Chri-姗姗-stine 2021-10-30 回复
美国现在已经乱套了, 两党对立, 社会撕裂. 一切都只为反对政敌而不顾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疫情之下, 美国这个全世界医疗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却付出了全世界最惨痛的代价, 已经死了70多万人了还看不到疫情控制的希望. 政治斗争不能当饭吃, 也不能救人命, 只能让国家越来越乱.
www
www 2021-10-30 回复
对话强硬是西方政客,特别议员们无本万利的美事。大家都争着反华捞取政治红利。
唐嘉依雯
唐嘉依雯 2021-10-30 回复
这么拖泥带水怎么跟中国竞争啊
咖喱liujia
咖喱liujia 2021-10-30 回复
原计划是3.5万亿美元,但最终缩至1.75万亿美元。也是愿望了! 民主党先提个高价,任你砍半也是也是愿望了。
小地主他老婆
小地主他老婆 2021-10-30 回复
中国需要一个强大的对手,而不是优柔寡断拖泥带水的软蛋!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