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1日 20.8°C-21.2°C
澳元 : 人民币=4.83
阳光海岸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手足口病又来啦,转给身边有宝宝的妈妈看~

2017-05-31 来源: 医学界 评论0条

手足口病又进入高发期……



作者 | @白衣奶爸

来源 | 医学界儿科频道


根据流行病学特点,每年的5-7月份,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今年广东省目前手足口病的发病例数较往年有所下降,但在炎炎夏日,这一个“可大可小”的疾病,仍然应该引起我们临床工作人员的重视,也应该引起各位宝宝爸爸妈妈的重视,谨以此文,小结手足口病相关科普知识,建议转给身边有宝宝的家长们了解一下哦。


手足口病又来啦,转给身边有宝宝的妈妈看~ - 1


手足口病的定义: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斑丘疹、丘疹、小疱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个别病例可无皮疹。常见于5岁以下的儿童,因为发病位置特点,被称之为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又来啦,转给身边有宝宝的妈妈看~ - 2


手足口病的皮疹临床特点:


手足口病,顾名思义,在宝宝的手、足、口处多发皮疹,可伴有发烧,食欲不振,咽喉痛等特点,不少宝宝在臀部也会有皮疹,皮疹的图片如下图所示,为斑丘疹,丘疹或小疱疹。有的宝宝可能只是发烧、食欲不振,疱疹长在咽喉部,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


手足口病又来啦,转给身边有宝宝的妈妈看~ - 3

手足口病又来啦,转给身边有宝宝的妈妈看~ - 4


手足口病临床分期:


第1期(手足口出疹期):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斑丘疹、丘疹、小疱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个别病例可无皮疹。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绝大多数病例在此期痊愈。


解读:手足口病本身是病毒引起的疾病,具有自限性,如果症状很轻,孩子发烧后能下降(服药或未服药),饮食基本正常,大小便正常,精神状态正常,大多数7-10天会自己好,不用特别担心。这段时间,多监测孩子的体温,饮食量,大小便情况就可以了,如果有变化,则尽快就医哦。


第2期至第4期,分别是神经系统、心肺功能衰竭等阶段,主要表现包括: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烦躁、肢体抖动、急性肢体无力、颈项强直、心率、呼吸增快,出冷汗、皮肤花纹、四肢发凉,血压升高,血糖升高,外周血白细胞(WBC)升高,呼吸急促,口唇紫绀,咳粉红色泡沫痰或血性液体,持续血压降低或休克。


解读:这一些症状出现的时候,代表病情发展比较迅猛,也比较危险,是一定要到医院进行就诊,住院治疗的,最大限度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危害孩子的生命。


手足口病又来啦,转给身边有宝宝的妈妈看~ - 5


手足口病,父母怎么帮宝宝护理?


手足口病是自限性疾病,如果在没有并发症情况下,一般5~7天就能自愈。但是如果并发症较多,严重,或者本身疾病进展严重,则一定要就医诊治。


在家中父母可以做到的包括:


一、家长和儿童要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家庭要保持居室清洁、空气流通和勤晒衣被,尽量避免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家长及看护人员要帮助小朋友做好个人卫生,并保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提高抵抗力,适龄儿童可接种肠道病毒71型(EV71)灭活疫苗。


二、家中有小朋友的家长要提高警惕,儿童出现发热、出疹等症状,要留心观察孩子的手、足、口等部位是否有疱疹,及时送医院进行规范诊治,根据医生建议住院或居家隔离治疗;若家中有手足口病患儿,要密切留意是否高烧,皮肤是否发冷,精神是否萎靡不振,肢体是否颤抖抽搐,如发现上述症状,立即将患儿送至医院进行治疗。


三、只有轻微症状的宝宝,临床上只需对症处理,比如,有发烧,可以口服退烧药处理,如果进食量少,甚至脱水,必要时需要到医院输液,补充液体治疗;


四、在疱疹性咽峡炎中,宝宝的咽喉很疼,不想吃东西,这个时候,给宝宝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有营养且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如牛奶、白粥、菜粥、肉粥、面条等。可以适当降低食物的温度,千万不要吃太热、辛辣刺激食物,温凉一些的流食或半流质食物可能更好接受。对了,一定要保证足够的液体摄入,6个月以上的孩子建议多喝水。


祝福天下宝宝,健康快乐成长,六一快乐~



版权申明 | 本文原创  欢迎转发朋友圈

投稿邮箱 | yxjtougao@126.com

商务合作 | 021-58545118


过往的君子给我赞~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