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8日 13.4°C-13.6°C
澳元 : 人民币=4.83
阳光海岸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日本多次躲过亡国灭种厄运,竟然都是靠风?

2017-02-14 来源: 我们爱历史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历史迷聚集地,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问答

视频

世界史

音频

辟谣


日本多次躲过亡国灭种厄运,竟然都是靠风? - 1

日本多次躲过亡国灭种厄运,竟然都是靠风? - 2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李金钖

字数:1348字,阅读时间:约4分钟

日本多次躲过亡国灭种厄运,竟然都是靠风? - 3


二战时期,日本组织了臭名昭著的“神风”敢死队。之所名为“神风”,是因为确实有那么几股海风改变了日本的历史进程,日本人以为自己有大风保佑。

1

第一股风

元朝初年,蒙古人喜好奢侈品,且挥霍无度,不善理财的他们很快把自己的经济整崩溃了,拖欠的债务急需战利品来偿还。


偏偏隔海相望的那个岛国盛产金银,还有比这更好的事吗?忽必烈几次遣使要求日本臣服并纳贡,均遭到拒绝。手里实在拮据的蒙古人决定远征日本。


公元1274年,一支由蒙古人、汉人、高丽人组成的几万联军分三路进攻日本。


先开始蒙古军队进展迅猛,接连摧城拔寨。可是战至十几天后,进攻锐气渐失,两军陷入僵持。


日本多次躲过亡国灭种厄运,竟然都是靠风? - 4


由于当时元朝主要用兵方向是南宋,对日本的军事行动无法全力保障。战至最后,蒙军给养、箭矢全无,经过商讨,决定撤回国内。


谁知在回国途中遭到了海风袭击,蒙军战船大都被刮翻,或触礁沉没,最终仅有一半撤回,伤亡官兵多达1.3万余人。

2

第二股风

初战受挫,忽必烈十分震怒,一方面准备第二次战争,一方面派人去岛国说服日本投降。日本人干脆地砍杀了来使,这就让蒙古汉子不能忍受,于是第二次更大规模的东征日本开始了。


日本多次躲过亡国灭种厄运,竟然都是靠风? - 5

▲ 元军两次东征日本示意图


公元1281年,忽必烈调集20余万人分两路再次进攻日本。如果说第一次攻打具备突然性,那么第二次则有了准备。


但有过教训的日本人密切关注元朝动向,也早早做了准备。两军甫一接触,很快进入僵持的血腥厮杀。蒙军最擅长的就是大规模的机动作战,可是日本海岸地形根本不利于部队展开,蒙古骑兵无法发挥特长。


不仅如此,日本人喜欢近距离搏杀,正好克制了蒙古人远距离射箭的优势。更要命的是,蒙古军人没有带给养的习惯,喜欢走一路抢一路吃一路,由于日本地贫民乏,根本没有多少物资可供补充后勤。


很快,元军数位高级将领相继阵亡,军队损失超过三分之一,同时面临给养匮乏的局面,所以退出战场重整起鼓。过了一段时间,稍作修整的元军另寻攻击地点。


可是日本趁机派遣小船主动进攻,蒙古把战船用铁索相连抗击。日本人攻击无效退出战场,海风却随之而来。


日本多次躲过亡国灭种厄运,竟然都是靠风? - 6


那天,海面突然掀起台风,风暴整整持续了四天,用铁索相连的舰船编队排列密集,它们互相拉扯、碰撞,大部被撞毁。残余的舰船带着高级将领和部分蒙古、高丽籍军人逃离战场。


此时海岸上被抛弃的有将近十万的军队,其中大批都是汉人。三天后,日军反击,两万人成为俘虏,其余人全被杀害。


称霸欧亚大陆的蒙古人,硬是两次都啃不下弹丸小岛的日本,谁说没有这两股风的原因呢!

3

第三股风

时间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1945年1月,此时日本外部的支撑点基本全部失守,于是在2月制定了在本土抵抗的“决号作战”计划。


该计划打算扩充正规军300余万,下至19岁(实际为17岁)上至40岁(实际为45岁)的男性都在被征召的范围之内。


但这几百万人只是先锋,铃木内阁的真正目的是“一亿玉碎”,依靠“皇国子民”把进攻到本国领土的美军拖到力竭。


可笑的是,作出玉碎决策的那些人并不打算玉碎,一条挖在山里长达10公里的避难所在等着他们。


到了同年6月,事情发生转机,美国人决定改用原子弹代替士兵。于是在原子弹爆炸之后,日本人迅速投降。


日本多次躲过亡国灭种厄运,竟然都是靠风? - 7

▲ 日本投降


1945年10月,即日本投降的一个月后,海面上突然出现一股台风,当即对集结在冲绳海面准备返航的美军舰队造成极大破坏,一百多艘舰艇当场报废,数十艘沉没。


试问,如果美国人并未使用原子弹,而是依靠原计划进攻日本本土,是否也会碰到元军那样的坏运气呢?

原创声明:本文系本站原创采写/编译整理/读者来稿,欢迎转载!转载时必须在醒目位置注明本文出处和具体网页链接。对未注明而擅自转载者,本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