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8日 10.2°C-10.7°C
澳元 : 人民币=4.82
阳光海岸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俗语“拜倒在石榴裙下”,石榴裙是什么,为什么魅力这么大?

3天前 来源: 搜狐时尚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当一个男人被一个女人深深吸引,我们常用“拜倒在石榴裙下”来形容,这个俗语让人不禁好奇,究竟是哪位女子魅力这么大,能让英雄豪杰甘愿“拜倒在石榴裙下”,从而成就了这样一个流传千古的典故?

石榴,这种原产于波斯的水果,早在公元前2世纪就已传入中国。它的花,火红如焰,鲜艳夺目,是古代红色染料的重要来源。这种红,是热烈的、生命力旺盛的,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吉祥和繁荣的象征。

古代女性的裙装,往往以石榴花为染料,染成鲜艳的红色,因此得名“石榴裙”。特别是在唐代,这种裙子显得尤为流行。

而提起唐代,不得不提的便是“四大美女”之一的杨玉环。杨玉环的美丽不仅仅体现在外表,更在于她那独特的气质和影响力。她对石榴花的喜爱,几乎到了痴迷的地步。每逢石榴花盛开时节,总能在宫中看到她身穿鲜艳的石榴裙,与花同色。

然而,大臣们对此十分不满,他们认为杨玉环是祸国殃民的罪魁祸首,拒绝向她施礼。这让杨玉环感到非常不满。

传说在一次宫廷宴会上,杨玉环身着石榴裙,美得让在场的所有大臣都目不转睛。这时的唐明皇,为了显示对杨贵妃的宠爱,甚至下令,所有大臣必须向着石榴裙的杨贵妃磕头致敬。

这也就是“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典故来历,自此,“拜倒在石榴裙下”成了男人对女性极致爱慕的代称。

而另一位女性,武则天,同样对石榴裙情有独钟。

公元646年,唐太宗病重,太子李治在旁守护。

一天,武则天身穿石榴裙走过皇宫的御花园,恰巧被太子李治见到。武则天的美,成熟热烈,英气逼人,那一刻,李治被她的美丽和气场深深吸引,从此便无法自拔。

然而,唐太宗去世后,武则天不得不出家修行。在那段孤独的日子里,她给已经成为皇帝的李治写了一首诗: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诗中满载着对过往日子的怀念与未了情,诗中提及的石榴裙,就是李治第一次遇见武则天的那一条,此情此景勾起了李治的相思之情,也为他们之后的故事埋下了伏笔。

后来,武则天将她与李治初次相遇时所穿的石榴裙珍藏于法门寺,这条裙子经历了千年风霜,至今仍被保存,成为一件珍贵的国宝级文物。如今,这条石榴裙已经成为了法门寺的镇寺之宝,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朝拜。

那么,石榴裙为何会备受古代女性青睐呢?

首先,石榴的鲜红色调,是中国人格外喜爱的颜色。自古以来,成熟的果实大多呈现红色,而与女性相关的成语如“红粉佳人”、“红袖添香”、“朱楼绣户”等,皆与红色密不可分。女性钟爱红妆,这是她们历代传承的服饰习俗。

再者,自汉代起,女性便开始青睐红衣红裙。到了唐代,这种风尚更为盛行。著名画家周昉的《宫乐图》便描绘了众多身着红裙的宫女围坐于宴席之旁,那鲜艳的色彩直冲人心。唐代其他画作中,女性红色长裙的身影也随处可见。

无论是豪门贵女、官宦人家的太太,还是富贵人家的丫鬟,她们每一位几乎都拥有一条石榴裙。这成了唐代的一种时尚。而诗人们也常将石榴裙作为美丽女性的象征,咏叹其千娇百媚,如同石榴花绽放,不畏东风。

女性在选择服装色彩上的细心,不仅仅是外在美的展示,更是她们内在品味的体现。色彩得体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品格与气质:恰当的色彩,穿在身上,更是一种从容不迫的底气,久而久之,这成了她们独特的风采与气场。

设想这样一个场景:在层层帘幕,花影婆娑之间,一位温婉美丽的女子款步而出,身着石榴裙,其色调柔和却又明快,恰似石榴花般饱满而富有生命力。她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微笑,都像是那石榴裙上的花瓣,轻轻绽放,散发出淡淡的香气。

而这些,正是石榴裙备受古代女性青睐的原因,所以,石榴裙,不仅仅是一条裙子,更是承载着古代女性的梦想与情感,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与人物的传奇。它的故事,如同那火红的石榴花,永远盛开在人们的心中,诉说着一个个美丽而动人的传说。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