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8日 9.7°C-12.3°C
澳元 : 人民币=4.8
阳光海岸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让英特尔胆寒,让苹果微软高通氪金,何方神圣要革PC的命?

6天前 来源: 搜狐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题图来源:Midjourney

PC界正在发生一些事情,每一件看起来都有无限可能,但又总感觉信心不足:

1. 微软亲自背刺Wintel联盟,在Copilot+PC中没有使用Intel的芯片,而是选择在Surface Laptop 7和Surface Pro 11两款产品中使用高通骁龙X Elite或X Plus芯片。

2. 联想试图扛起AI PC的大旗,从去年10月的Tech World开始,努力让大家相信AI PC是电脑的未来,而自己是AI PC的未来,同时积极与高通、Intel双方合作。

3. 英伟达被传正在开发PC端的ARM架构的CPU。

4. 苹果比MacBook更早的给iPad Pro装上了M4芯片,同时有传闻正在开发折叠屏的MacBook,最新的WWDC上,MacBook能进一步和手机融合。

5. 英特尔发布了下一代AI PC芯片Lunar Lake,综合AI算力提升至120TOPS,完全偏向于移动端。

信心不足在于,这些消息都并不“炸裂”,基本上无法“出圈”成为一个社会热点,其热点程度甚至比不上周鸿祎在车前盖上砸出大坑。但这些围绕着ARM、确实给未来的“炸裂”时刻,铺好了路。

2年后,基于ARM架构的,和平板融合的,形态全新,拥有强大AI功能的PC,也许真的能实现ARM CEO 的野望:“我认为,在未来五年内,ARM 在 Windows 中的市场份额可能会超过 50%。”

好技术,也要有人买

AI、ARM、算力、芯片,这些是一台PC背后的大佬,拥有着让最终购买他们的人,拥有良好用户体验与先进生产力的魔力。但前提依然是,搭载了他们的产品被购买了。

购买,就需要有个动机,需要决策。一部分懂行的用户会因为了解软硬件参数做出购买决定,一部分会因为新品的口口相传而买,还有一部分是因为大家都买了而购买。对应到营销,对应每种购买行为,需要针对性的给到背书,或者宣传参数与功能,或者买KOL进行传播,或者发展粉丝经济。

无论哪一种,都需要让消费者做一个梦,梦到通过商品,自己可以获得巨大的潜在价值,获得一份独特的好体验,或者改善生活和工作,获得幸福感。

图片来源:美剧《广告狂人》

能让消费者做梦的科技产品,必然是有某种冲击性的,在PC历史上,价格足够低的奥斯本一号,第一款配备彩色TFT显示屏的ThinkPad 700C或者是从文件袋中拿出来的MacBook Air。

他们都在某种程度上做到了极致,除了靠极致低价取胜,最被认可的,往往是先进的技术正确组合而造成的“奇观”式产品。而这种奇观是外显的。

就像无论GPT模型多先进,也需要ChatGPT这样的对话框来将其外显出来,功能再好的PC,也需要有能被营销放大的事情。索尼VAIO笔记本刚推出的时候,市面上绝大部份笔记本都为商务人士设计,设计单调。VAIO面向个人市场凸显设计感,于是赢得了更多人青睐,背后的支撑是大贺典雄奠定的索尼设计理念和在消费级电子领域的积累。

在当下重要的AI功能、ARM芯片却恰恰是在背后、不外显的支撑。PC的再次伟大,除了背后的支撑,还需要一个将这些技术组合起来的正确方式,一个一眼就被记住的产品。

微软先探路,苹果先成功?

2020年之前,PC在笔记本领域的消费者心智就停留在那么几个:性价比高、外观好、游戏性能好、轻薄。随着这些心智逐渐固化,在手机快速发展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落寞。没有一个新的营销心智还能快速的拉动用户换机,甚至PC被大部分人视为“单位发的能用就行”的上班工具,只有一小部分玩家和专业开发者还在乎PC的创新。

2020年,苹果M1芯片横空出世,带来了一系列的改变,他们成功的将一种新的概念植入到消费者的心中:能效比。这锚定了后来M1的市场成功。

此前“高性能”和“续航长”往往是两件事。而能效比的“每瓦性能”的新指标则将其合而为一。这个指标早已在数据中心或专业技术人群中广为使用,但在消费市场,在普通人心理是陌生的。而苹果找到了这个最能代表新机型能力的概念,并将自己作为这个概念、这个心智的代表,使M1和搭载Intel、AMD产品的电脑产生了区别。

能效比代表的不仅仅是更少的发热更安静的设备,它还是可以用得上的,通过Rosetta 2翻译层以及各种开发工具的更新,切换到ARM的MacBook上应用不仅没变少,因为可以无缝使用iOS应用,软件反而变相增加了。在“能效比”的背后,是有牢靠的技术生态做支撑。

作为反面案例,当2012年6月,微软第一次推出自己的ARM架构产品,基于Windows 8 RT操作系统的Surface RT时。而当时Surface RT使用的,是Nvidia Tegra 3和Tegra 4这两款ARM架构的英伟达SoC。但问题绝大部分Windows软件是不能运行的,微软经典的.exe文件也不能运行。

Surface RT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是的,Surface Laptop 7和Surface Pro 11并不是微软拥抱ARM的开始。英伟达也早已做过做PC的SoC,早在12年前他们就干过了。当时微软主打“兼具娱乐、办公双重属性,是创造内容的工具”的两用属性,对标iPad的市场。事实上,Surface RT的硬件做工是得到好评的,但因为软件应用的缺失,他们的两用属性成为了笑话。

而苹果,就是在8年后,将当年微软没有实现的事情实现了,同时为未来很可能发生的事情打下基础:利用ARM系统的特性,给未来彻底变革PC铺路。

好看,就是好PC

搭载M1芯片的MacBook问世时,AI还没能成为消费市场的引爆点,因此当时即使M1已经集成了Apple神经网络引擎,但机器学习计算加速、模型推理加速等功能,也更多是面向开发者,并未作为C端市场最大的卖点。

作为对比,几年后,当Copilot+PC计划宣发时,高通的宣发几乎全部围绕AI,如集成Hexagon AI引擎、异构AI能力等等,轻薄、能效反而退居其次。

AI是PC从根本上改变使用范例,是几十年难遇的市场机会,所有人都想抓住这个机会。在当下的一片向好中,市面上所有的产品离真正被消费者认可,好像都还差那么一些。因为消费者会问,有什么必须要在PC上才能实现的AI功能呢?

在能效比赛道,当年的MacBook是独特的;在3A级游戏体验上,品类上X86是独特的,品牌上ROG和外星人也是独特的。而AI领域,各家似乎还没有拿出一个特别独特,能让所有人眼前一亮,又有足够技术支撑的产品。

面对这个历史机遇,谁先拿出来,营销人员就可以大展拳脚的投广告,成为社会的破圈热点,成为谈资,并作为一种心智永远的留在一代消费者心中。

而这种独特的突破口,可能会出现在外观上——一台定义了AI PC美学的产品。

在当下的时间点(2024.6),对于AI PC产品,较为创新的可能只有Surface以及联想YOGA Book 9i AI元启。前者专门设置了一个Copilot按键,后者有折叠的双触控屏。再有就是传闻,苹果正在开发新的可折叠MacBook机型,将采用几乎无痕的折叠设计。

联想YOGA Book 9i AI元启 图片来源:联想官网

而它们都指向了一件事:PC和平板的融合。而这件事,是几乎只有ARM PC可以做到的。

如果说过去十年,还有一个科技产品比PC更加尴尬,那可能就是平板电脑。iPad刚问世时用户对可触摸大屏的新鲜感过去之后,平板逐渐被调侃为“压泡面工具”。

实际上“买前生产力,买后爱奇艺”确实是平板的真实写照,除了美术人员可以用笔画画之外,平板不便输入的特点让其较少能用在工作上。而随着手机逐渐扩展到6英寸以上且更便携,平板的消费娱乐价值也在减弱。

更早之前,X86主导的PC处理器,和主要用在移动端的ARM处理器性能差异较大,双方在性能、能源和电池之间很难找到一个平衡点。事实上,虽然Surface系列产品有很多亮点,但还是更偏向PC,平板效果的体验始终不佳,续航也始终被诟病。

而随着ARM PC能很好的保证性能,硬件参数以及工程层面的障碍已经消失。剩下的,是各种应用兼容的问题。

在兼容上做得最激进的还是苹果,WWDC 24新发布的用户可以直接在 Mac上打开任何 iPhone 应用,iPhone 的声音也会通过 Mac播放。而在此之前,iPad不仅和Mac使用同样的芯片,而且已经通过“随航”功能以及Airplay实现深度的互通。

微软这边,Windows 11 ARM已经能直接运行传统的.exe程序。而通过Windows Subsystem for Android(简称WSA),也可以直接安装和运行移动端的安卓程序。甚至已经有第三方,如腾讯应用宝、网易mumu等,已经开始提供整合的PC端安卓应用服务。

有一些问题依然没有解决,比如未来AI PC可能只能玩到有限的Steam游戏,这依然是Intel的护城河。但实际上Intel最新公布的Lunar Lake架构也已经变成了一种与传统X86架构不同的混合架构设计,并且极度偏向移动端。他们也在自己的路线上,推动PC与平板的融合。

未来很可能出现“不像PC的PC”。也许更小巧,也许会变形,也许与手机、电视之间会有更好的交互模式。而每到这时,会想起一个往事。

2018年,罗永浩曾经发布过一场号称“革命性”的产品:TNT。试图整合PC和平板优点,并能实现语音交互办公。当年他被喷异想天开的时候,可能不会想到,六年过去,他吹的一部分牛逼,以另一种方式,慢慢变成现实。

作者:Timo

封面图来源:ChatGPT

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