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4月28日 15.7°C-16.9°C
澳元 : 人民币=4.73
阳光海岸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最近被问很多的事:鼻头粉刺怎么去除?

2023-08-01 来源: 搜狐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本文作者:安湘杰,卓正皮肤科医生

“鼻头粉刺不挤掉,会长痘吗?”

“挤出来呈长条状,正常吗?”

“勤快挤,毛孔能缩小吗?”

“经常挤,会感染吗?”

……

以上“灵魂拷问”搭配着期盼的小眼神,让我感受到大家挤毛孔上瘾的兴奋,以及担心三角区感染的纠结。

其实堵在毛孔里的不一定是“黑头粉刺”,还可能是“脂质微丝”及“毛发”(毕竟是“毛孔”),我们随机选了3位志愿者(抓来的同事),看看大家的鼻头毛孔都堵着啥?

1. 油性肌,鼻头总能挤出“条状物”

A同学是天生大油皮,青春期痘痘不断。虽然现在30多岁,年纪大了,出油和痘痘消停了不少(志愿者原话,而笔者认为30多岁人生才刚刚开始),但鼻头和双颊毛孔“粗得能插秧”(也是志愿者原话),特别是鼻头时不时就有好多“白点点”——不挤就不爽!

以前喜欢用手挤,现在喜欢用细胞夹,沉迷于对着镜子清理鼻头毛孔,夹出一根根的白条,就特别的爽。

这些黄色、白色的角化物。这其实是毛囊内的皮脂和脱落细胞,是毛囊和皮脂腺的正常代谢产物,会排出到皮肤表面的。

之所以容易夹出或挤出白白或黄黄的条状物,这和她鼻头毛囊口比较深和粗有关。

注意,这并不是黑头粉刺的黑头,而是“油脂角化物”或者“脂质微丝”。大家可能想问:

?:这些角化物如果不挤掉或夹掉,毛孔会被撑大吗?

其实,毛孔就像蓄水池,抽取水后又会逐渐满上,无论是挤掉还是夹掉,对于毛孔大小的影响并不明显,只是短期内会有视觉上的改善,以及心理上的满足感。

如果这种出油+毛孔粗大情况,对生活和社交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对策:

1.控制皮脂腺的分泌:

口服或外用维A酸类药物或进行添加“除皱剂”的水光治疗

2.促进多余角质剥脱:

化学焕肤治疗(俗称刷酸)

3.改善毛孔大小:

非剥脱/剥脱点阵激光超皮秒点阵激光微针

看完治疗项目,感觉毛孔困扰没这么严重了?那赶紧跟自己和解吧!

2.干性肌,鼻头“黑点点”老挤不掉

B同学一直误以为自己鼻头有“黑头”,参考网上攻略,用过水杨酸棉片、热敷、油敷等各种偏方,效果不好。

实际上,她是干性皮肤,鼻头相较于面颊有少许出油,社交距离基本注意不到所谓的“黑头”。

放大来看,可以看到毛孔有一点黄色角质,部分有黑色细毛发,鼻头的毛孔是比较小的,“黑头”也不突起,因此B同学自行挤毛孔或夹毛孔都很难把里面的东西清掉。

这样的毛孔最好是不处理,生活中避免老是拿着镜子观察毛孔就行。实在需要处理的话——

对策:

1.鼻头进行化学焕肤;

2.通过激光或者光子改善黑色细毛发。

3.痘痘肌,鼻头冒“白点”也冒痘

这位C同学的鼻子有很明显的个人特征,不愿意露出,于是从网上找了一张情况相近的图片。但下面皮肤镜照片是他本人的。

C同学反复长痘痘7-8年,出油;额头和鼻部都有黑头、白头粉刺(小疙瘩),常常发炎形成红色的痘痘。喜欢挤痘痘,特别是冒脓点的,有痛并快乐的轻松感,但粉刺好难挤出来。

我们可以看到,C同学鼻头有明显的毛孔粗大以及粉刺,部分开口处可见角栓。这种情况,可以按照痤疮来治疗——

对策:

1.外用药治疗痤疮:如点涂班赛凝胶、阿达帕林;

2.促进多余的角质剥脱、控制油脂的分泌:化学焕肤治疗。

3.口服药物治疗痤疮:根据医生的建议口服药物治疗。

白头或黑头粉刺一般随着用药、刷酸都会逐渐好转,但如果只想清理一下粉刺,医生护士也是可以代劳的。

医生内心OS:虽然挤粉刺、痘痘又费时又费脖子,可挤出来的那一刻确实很解压,难怪上瘾。但专业的事还是交给专业的人(没有抢着和你们挤痘痘的意思),哪怕是资深挤黑头者,也千万注意好手、皮肤、器械的消毒。

不过,面部三角区大而疼痛的红痘痘,特别是没成熟的,不要手痒盲目的去挤,建议看医生。

三角区

最后做个总结

其实亚洲人的毛孔真的已经很小了,但我们遇到的大多数人,无论干皮、油皮,总认为自己有毛孔粗大的问题。

不知道这算不算新型的“容貌焦虑”?我们不否认有接近0毛孔细腻皮肤的存在,但这种皮肤还是更多的存在于“美妆”+“打光”+“美颜”。

如果毛孔、毛孔中的东西真的很困扰你,咱们来复习一下重点——

对策:

1.油脂角化物(脂质微丝)

控油:化学焕肤治疗、添加“除皱剂”的水光治疗;改善毛孔:光电治疗。

2.黑色细毛发

避免怼着镜子看鼻头;实在想改善可进行激光或者光子。

3.黑头粉刺+痤疮

可按痤疮来治疗(外用药、化学焕肤);如有毛孔困扰,需根据痤疮控制情况决定下一步治疗。

本文作者 安湘杰 卓正皮肤科医生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博士

审稿专家 杨俊业 卓正皮肤科医生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硕士

参考文献

[1]Rho NK, Gil YC. Botulinum Neurotoxin Type A in the Treatment of Facial Seborrhea and Acne: Evidence and a Proposed Mechanism. Toxins (Basel). 2021 Nov 19;13(11):817.

[2]Joanna, Dong, Julien, et al. Enlarged facial pores: an update on treatments. Cutis, 2016.

内容团队 医学编辑/隼

免责声明:文章目的是提供一般健康信息,个人医学问题请向医生咨询。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卓正科普Health Express(ID:D-HealthExpress),如需二次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