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4日 9.0°C-9.1°C
澳元 : 人民币=4.82
阳光海岸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高适的《别董大》背景是什么?写了什么内容?

2023-07-21 来源: 趣历史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高适的《别董大》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之一,也是他最有名的一首诗。这首诗以抒情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痛苦和对生命的思考,同时也表现了他对祖国边疆的热爱和对人民疾苦的关注。下面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高适的《别董大》。

一、《别董大》的背景

《别董大》是高适在安史之乱期间所作,当时他被贬为岷州刺史,而他的好友董大则被调往了西域。在离别的时刻,高适写下了这首充满感情的诗篇。

高适的《别董大》背景是什么?写了什么内容? - 1

二、《别董大》的内容

《别董大》的内容主要表现了作者对离别的痛苦和对生命的思考。诗中写道:“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痛苦和对人生的感慨。同时,诗中也表现了作者对祖国边疆的热爱和对人民疾苦的关注。诗中写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对祖国边疆的热爱和对人民疾苦的关注。

三、《别董大》的意义

《别董大》作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之一,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它不仅表现了作者对离别的痛苦和对生命的思考,同时也表现了他对祖国边疆的热爱和对人民疾苦的关注。这首诗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篇章,也被誉为“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总之,高适的《别董大》是一首充满感情的边塞诗,它表现了作者对离别的痛苦和对生命的思考,同时也表现了他对祖国边疆的热爱和对人民疾苦的关注。这首诗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篇章,也被誉为“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