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3日 13.0°C-15.7°C
澳元 : 人民币=4.85
阳光海岸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OK 镜产业链调查:出厂价一两千,为何终端售价动辄上万

2022-07-01 来源: ZAKER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发现儿子看电视总眯着眼,刘雪 ( 化名 ) 的心情一下就焦虑起来。她赶紧带儿子去眼镜店验光,发现已经是左眼 150 度、右眼 100 度的近视。咨询医生后,刘雪决定给儿子配一副 OK 镜 ( 即角膜塑形镜 ) 。

刘雪给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算了一笔账,配一副梦戴维的 OK 镜要 7 千元,再加上检查费等,这次开销超过 1 万。" 只要能控制住孩子的近视,这个钱就花得值 "。

刘雪所说的 " 一万元 " 并不夸张,据多家医院眼科的工作人员介绍,一副 OK 镜的价格在 6800 元至 1.3 万元之间。医疗行业资深专家周君告诉记者,OK 镜带有医疗属性,消费机制是建立在医生主导下。目前 OK 镜还是以国外进口为主,中间环节较多,再加上其品牌价值,所以整体价格居高不下。

近日,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研究起草了《角膜塑形镜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并征求业内意见,新的征求意见稿取消了原来的验配角膜塑形镜的基本条件中 " 二级 ( 含二级 ) 以上的医疗机构 " 的要求。这也意味 OK 镜渗透率将加速提升。

在验配机构 " 松绑 " 下,行业格局将如何变化?动辄上万的 OK 镜会降价吗?

OK 镜市场调查:价格在 6800 元至 1.3 万元之间,戴 OK 镜每年要花费一两万元

OK 镜,即角膜塑形镜,适用于 8-18 岁的青少年,在晚上佩戴,通过物理方式给眼角膜施加压力;白天取出时,角膜因惯性仍能维持暂时的合理曲度。根据卫健委发布的《近视防控指南》,长期佩戴 OK 镜可延缓青少年眼轴长度进展约 0.19 毫米 / 年。

2018 年,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 8 部门联合下发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中正式将角膜塑形镜 ( OK 镜 ) 列入近视矫正措施中,此后 OK 镜获得了官方认可。

贝壳财经记者梳理发现,截至 2021 年末,国家药监局颁发的角膜塑形镜 ( 即 OK 镜 ) 产品注册证共 12 张,分别由 11 家生产企业拥有,3 家境内企业分别是欧普康视、爱博医疗和天津视达佳。爱博医疗旗下拥有 " 普诺瞳 ",欧普康视拥有 " 梦戴维 " 和 "DreamVision" 二个塑形镜品牌。此外还有美国产的品牌 CRT、菁视 ( C&E ) 、欧几里得 ( Euclid ) ,日本产的阿尔法,韩国产的露晰得,荷兰的 DreamLite 和台湾的亨泰。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视光学系主任、四川医学会眼科分会委员、视光学组长刘陇黔教授表示,目前近视防控主要是通过加强户外活动、佩戴周边离焦框架眼镜、使用阿托品滴眼液以及佩戴 OK 镜等。

上海新视界中兴眼科医院副主任医师顾操也持相同看法,他告诉贝壳财经记者,目前,被证明有效的近视矫正方法有 3 种:屈光手术、药物干预和光学矫正 ( 即 OK 镜 ) 。研究表明,OK 镜可以通过产生视网膜周边近视离焦而有效控制近视进展。

给近视的孩子配一副 OK 镜正成为不少家长的选择,不过,OK 镜的价格也成为一些家庭的 " 拦路虎 "。多名佩戴者告诉贝壳财经记者,目前 OK 镜使用寿命大概在 1 年至 1 年半,售价一般在 8000 元到 13000 元之间,再加上 OK 镜配套使用的护理液、眼药水,基本上每年花费 2 万元左右。

6 月 29 日,贝壳财经记者以孩子家长身份分别咨询了至亮眼科、新蓝诊所、北京民众眼科医院、北京华德眼科医院以及梦戴维北京总代理,得知在配 OK 镜前,需要进行严格的眼部检查,并非每个孩子近视都能佩戴 OK 镜,一般要求近视度数 600 度以下,散光需小于 150 度。" 有 30% 的孩子因为体质不适合佩戴 OK 镜,店里有专业的验光师可以检查。" 有工作人员表示。

此外,OK 镜的价格并不统一,一般在 6800 元至 1.3 万元之间,进口品牌价格相对较高。

新蓝诊所的工作人员告诉贝壳财经记者,医生会通过验光结果,结合角膜曲率推荐合适的品牌,门店有日本阿尔法、美国 CRT 和国产普诺瞳三个品牌的 OK 镜,前两款配镜人数最多," 目前门店有暑期活动,能有一定的优惠,如果是配美国 CRT,一副镜片是 12800 元 / 年,再加上每个月 150 元 -200 元的护理液费用,一年费用大概在 1.5 万元左右 "。

虽然新蓝诊所的工作人员强调美国 CRT 在北京是统一价,每幅为 12800 元,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同医院的价格并不相同。北京民众眼科医院的工作人员称,院内一副常规的 CRT 镜片价格只要 9800 元,定制散光片才需 12800 元 / 副。

" 我们会把验光参数发给厂家,由厂家统一发货。CRT 价格最贵,日本阿尔法价格稍低,一副在 9000 元左右。" 北京民众眼科医院的工作人员表示,CRT 透氧气和工艺都较好,阿尔法适合角膜曲率偏平的孩子。

梦戴维北京总代理告诉贝壳财经记者,公司 OK 镜分普通型和舒适型两种,价格分别为 6800 元和 9800 元。" 直接从门店拿货,一副打 9 折、两副打 8 折,数量越多折扣越大。"

"OK 镜行业市场准入存在较高门槛,产品注册周期长。" 业内人士告诉贝壳财经记者,OK 镜属于第三类医疗器械,此类产品注册通常需要 3-5 年的时间周期,2000 年开始,国家还出台了多项直接针对 OK 镜行业的法律法规,其中包括验配医疗机构需为二级 ( 含二级 ) 以上医院眼科,验配人员需有执业医师资格等,这也使符合条件的终端数量较少。

该业内人士表示,代理商销售给民营的视光中心和公立医院的价格会有一定的差别,而且不同体量的视光中心拿货价格也有所差别。

出厂价一两千,终端售价动辄上万背后

记者注意到,目前在上市公司中,以 OK 镜知名的欧普康视、爱博医疗分别在 2005 年和 2019 年获得国产角膜塑形镜产品注册证 ( 即生产批文 ) 。2021 年,昊海生科则通过投资取得亨泰视觉 55% 股权,获得 " 迈儿康 myOK" 和 " 贝视得 " 在中国市场的独家经销权。

此外,还有爱尔眼科、博士眼镜等有 OK 镜业务。爱尔眼科表示,公司与国际主流 OK 镜品牌均有合作。博士眼镜在接受调研时表示,OK 镜销售场所有医疗资质要求,普通眼镜店不能销售 OK 镜。公司和医疗机构合作的视光中心 OK 镜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 30% 左右,离焦镜片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 25% 左右。

爱博医疗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角膜塑形镜产品 ( 即 OK 镜 ) 处于上市初期,还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单片生产成本较高;前期销售包括大量的试戴片,拉低了平均单价。招股书显示,2019 年爱博医疗角膜塑形镜单片出厂价格仅为 306.36 元,2020 年销量为 115961 片,销售金额为 41260416 元,单片出厂价为 355 元,相对于 2019 年单价有所上涨。

爱博医疗还介绍,根据公司在行业内开展调研的情况,不同档次的角膜塑形镜以 1500 元 / 对作为厂家或进口总代理商的平均销售价格。

根据欧普康视和爱博医疗 2021 年年报,贝壳财经记者大致计算了一笔账,欧普康视 2021 年公司角膜塑形镜营收 6.7 亿元,同比增长 19.23%,占公司总营收的 51.73%,报告期内销量超过 63.45 万片,平均单价为 1056 元 / 片。同样,爱博医疗的角膜塑形镜成本并不高,2021 年财年,爱博医疗实现角膜塑形镜 ( 含试戴片 ) 销量为 24.76 万片,同比增长 110.64%,实现 1.07 亿元销售收入,平均单价为 432.15 元 / 片。

此前,昊海生科曾对媒体解释称,OK 镜虽然作为一款消费类产品,但研发、生产壁垒较高,非一般医疗器械所能比拟。

国盛证券发布研报称,由于 OK 镜产品定制化、个性化的特点,以及渠道利润远大于工业端利润的现状,OK 镜的出厂价一般仅为终端价格的 10%-20%。

终端售价动辄上万 ( 一对 ) 的 OK 镜出厂价一对最高也就两千元左右。OK 镜的高价是如何形成的?

" 目前 OK 镜主要以国外进口商的为主,相对而言中间环节较多,再加上其品牌溢价,所以整体价格居高不下。国产 OK 镜的营销团队和经销商覆盖都相对比较低,而且目前国产 OK 镜的原材料和加工设备也以进口为主,这也需分摊部分成本,此外,新品牌在推广期费用也较高。" 周君称。

贝壳财经记者通过计算得知,2021 年,爱博医疗和欧普康视的销售费用分别为 8992.22 万元和 2.43 亿元,同比前一年增长 57.06% 和 52.10%,占当年营收比例分别为 20.76% 和 18.76%;研发费用分别为 5191.49 万元和 2734 万元,同比前一年增长 73.10 % 和 43.66% ,占当年营收比例为 11.98% 和 2.11%。

爱博医疗的销售费用结构显示,职工应酬、宣传推广和会务费两项占比最大,其中,宣传推广和会务费、样品赠品费、交通差旅费和业务招待费合计约为 3955 万元,占总营收的 9.13%。

验配机构资质松绑,上市公司跑马圈地

近日,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研究起草了《角膜塑形镜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 ( 征求意见稿 ) 》和《角膜塑形镜技术操作规范 ( 征求意见稿 ) 》 ( 以下统称:《征求意见稿》 ) 征询意见,同时废除《卫生部关于加强医疗机构验配角膜塑形镜管理的通知》。

贝壳财经记者对比卫生部于 2001 年发布的《卫生部关于加强医疗机构验配角膜塑形镜管理的通知》发现,新的征求意见稿取消了验配 OK 镜的基本条件中 " 二级 ( 含二级 ) 以上的医疗机构 " 的要求。

仅要求医疗机构拥有开展角膜塑形镜技术相关的能力、具有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眼科诊疗科目和至少一名符合要求、具有角膜塑形镜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医生和相应配套硬件设施。

此外,《征求意见稿》要求开展角膜塑形镜技术的医师具有 2 年以上眼科临床工作经验、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而《卫生部关于加强医疗机构验配角膜塑形镜管理的通知》要求为:具有中级以上眼科医师职称。同时规定要建立角膜塑形镜病例信息数据库,并按要求保留并上报相关病例数据信息。

上海新视界中兴眼科医院副主任医师顾操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2000 年前,普通眼镜店也拥有 OK 镜的配镜资质,但由于有些门店操作不当,出现一些角膜溃疡、角膜炎等医疗事故。再加上当时的镜片材质有一定问题,所以在 2001 年发布的《卫生部关于加强医疗机构验配角膜塑形镜管理的通知》中,相关医疗机构要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按规定只有二级以上的医疗机构才能开展此项业务。

" 现在 OK 镜的材质有明显提升,透氧率增加,安全性也就大大提升了,此次调整政策应该是重新评估了当前的整体眼科医疗水平,有松有紧,适当放松对级别资质的限制,对验配人员资质要求仍较严。从长远看有利于整个眼视光行业市场化和资本化运作。" 顾操表示。

6 月 24 日,贝壳财经记者致电欧普康视董秘办,工作人员表示,这是内部文件,目前还未公开,公司不便评论,目前公司自营终端可以同时销售自有品牌和其他品牌的 OK 镜。此前,欧普康视曾对媒体透露,目前公司自营验光终端有 300 台,既有医疗机构的,也有普通验光中心的,如果前述内部文件最终公布,公司未来希望建设的视光终端倾向于眼科诊所,原有的普通视光中心也希望升级为医疗机构。

6 月 29 日,爱尔眼科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征求意见稿》体现了政策的与时俱进。新的意见函一手放松、一手收紧,更加贴合现实国情,具有很强的合理性。新的征求意见稿更加注重医疗机构的质量控制,适当放松对级别资质的限制,更加符合当前的实际需求。未来法规更新、实施之后,对公司视光中心发展是有促进作用的。

由于价格较高,OK 镜在当下的市场渗透率仍然较低。根据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眼科及视光学分会此前对 OK 镜的验配量作出测算, 2015 年 OK 镜在国内的渗透率仅为 0.51%,按照渗透增长率年均 20% 计算,2020 年 OK 镜在全国 8 到 18 岁近视青少年中的渗透率约为 1.26%,2025 年或将达到 3.15%。

而东吴证券测算,预计到 2025 年,OK 镜目标患者人群将达到 311 万人,市场空间将达到 46.67 亿元。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