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6日 20.8°C-21.8°C
澳元 : 人民币=4.86
阳光海岸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一见 · 三个妙喻,理解总书记为何心系科技创新

2022-04-12 来源: ZAKER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一见 · 三个妙喻,理解总书记为何心系科技创新 - 1

4 月 10 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三亚市先后考察了崖州湾种子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了解海南支持种业创新、发展海洋科技等情况。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科技创新前沿阵地考察调研,多次用鲜活的比喻阐明科技创新的重大战略意义。

" 这个‘金扁担’,我就理解为农业现代化 "

习近平总书记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当年,他饿着肚子问周围的老百姓,你们觉得过什么样的日子最好,具体目标是什么?你们再努一把力,大胆想想还有什么更高的境界。" 他们的回答是——将来上山干活就挑着金扁担呐!"" 这个‘金扁担’,我就理解为农业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语含真情。

" 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 金扁担 " 一头担着农民的 " 钱袋子 ",一头担着百姓的 " 米袋子 "" 菜篮子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次在海南考察期间,总书记专程来到崖州湾种子实验室。成立于 2021 年 5 月的崖州湾种子实验室,作为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搭建的公共科研平台,依托和服务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正以种子创新和种业发展为导向,助力我国种业高质量创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 科技成果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2020 年 9 月的科学家座谈会上,总书记指出," 加快科技创新是实现人民高品质生活的需要 "," 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推出更多涉及民生的科技创新成果 "。正是在这个场合,总书记对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提出了 "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 的新要求。" 十三五 " 时期,我国在民生科技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一体化全身正电子发射 / 磁共振成像装备、无人植物工厂水稻育种加速器等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科技创新成果不断亮相,应用于美好生活。

" 科技创新,就像撬动地球的杠杆,总能创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 "

2014 年 6 月,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科技创新,就像撬动地球的杠杆,总能创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当代科技发展历程充分证明了这个过程。"

科技创新,让深海不再神秘。2018 年 4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三亚考察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了解我国首次在马里亚纳海沟开展万米级海底探测情况,并兴致勃勃走进深海探测装备展示区察看各种深海深潜高技术装备。

科技创新,让太空不再遥远。就在上个月," 天宫课堂 " 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讲了又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课。170 余天的太空飞行中,3 名航天员在地面科技人员支持下,开展了多项科学技术试验与应用项目,创下了许多 " 首次 "" 之最 "。

"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局、面向未来,作出 " 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 的重大战略抉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命门 "" 牛鼻子 "" 国之重器 "" 定海神针 "" 不二法器 "…… 如今,我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科技创新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中的地位更加凸显。

" 创新成果应惠及全球,而不应成为埋在山洞里的宝藏 "

2019 年 11 月,习近平主席会见出席 2019 年 " 创新经济论坛 " 外方代表时指出," 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成为独立的创新中心,或独享创新成果。创新成果应惠及全球,而不应成为埋在山洞里的宝藏。"

已经在全球 100 多个国家推广的菌草技术,就是一份走出山洞的耀眼宝藏。在习近平同志的长期关心下," 以草代木 " 的菌草技术从福建走出中国,走向世界,为促进当地发展和人民福祉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发展中国家普遍欢迎。

" 中国愿同有关各方一道,继续为落实联合国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使菌草技术成为造福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幸福草’!" 去年 9 月,习近平主席在致菌草援外 20 周年暨助力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论坛贺信中指出。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的大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深谋远虑:" 科技成果应该造福全人类,而不应该成为限制、遏制其他国家发展的手段。"

中国的科技创新,不是单打独斗,也不是孤芳自赏。" 以科技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成为破解各国关心的一些重要全球性问题的必由之路。"" 我们扩大科技领域开放合作,积极参与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努力推动科技创新成果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 中国科技创新传递出中国智慧、贡献了中国方案,正促进各国互惠共享,团结合作,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迈进。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