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2日 20.7°C-20.7°C
澳元 : 人民币=4.83
阳光海岸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南明还有39年历史,为何《明朝那些事儿》,只写到1644年为止?

2022-02-19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他会不知道1644年以后,还有一个南明吗?他当然知道,或许看这段历史,比看《明史》还要仔细。

可是为啥当年明月的笔锋止步于1644年呢?我认为作者刻意将南明这段历史,从明朝历史中摘除了,他发自肺腑地觉得,这不算明朝的历史。

那么当年明月为何如此排斥南明这段历史呢?我认为有这么几个可能。

南明还有39年历史,为何《明朝那些事儿》,只写到1644年为止? - 1

一、方便日后写《清朝那些事儿》。

1644年,这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这一年同时存在3个王朝:大明王朝、大清王朝以及大顺王朝。

这一年,李自成攻入紫禁城,崇祯皇帝爬到煤山上吊自杀了,因此大明王朝和大家说拜拜了。李自成本以为自己稳坐钓鱼台,结果没想到吴三桂反水了!

吴三桂支持清军入关,直接导致李自成兵败如山倒。李自成从山海关退回来以后,忙着登基称帝,也就是建立了大顺王朝,随后就带着一堆金银财宝逃回西安去了。

这个时候清军入关,进入紫禁城。多尔衮在清除周围障碍以后,将顺治皇帝从盛京接到了紫禁城。就这样,大清王朝便入主中原了。

也就是说,清朝的历史,完全可以从1644年清军入关,入主中原这一年说起。如果日后当年明月要写《清朝那些事儿》,岂不就可以从1644年开始说起了吗?

我们还记得《明朝那些事儿》开头的几个章节里,详细讲述了朱元璋起兵建国的过程。所以在写清朝历史的时候,也完全可以写上清军如何征战中原的历史。

而这段历史中,必然是要将南明的一系列变故写进去了。等于说作者当年明月,是将南明史归类为清朝的历史部分去了。

南明还有39年历史,为何《明朝那些事儿》,只写到1644年为止? - 2

二、南明不算大一统王朝。

很多人认为南明和东晋、南宋或许有点儿类似。其实他们仨是完全不同的,东晋和南宋都持续了100多年,可南明满打满算也就39年历史而已(算上郑氏集团)。

最令人叹息的是,南宋和东晋至少保住了半壁江山,可南明从始至终,都只是地方割据政权,别说长江以南了,就算是他们的管辖范围,南明的皇帝说了都不算数。

南明的第一个政权弘光政权,只占据了南京及其周边地区。弘光帝朱由崧,是被四镇军阀扶植起来的皇帝,压根就没有得到明朝其他将领的认可。所以说他的管辖范围相当有限,也就在长三角一带罢了。南明的第二个政权隆武政权,势力范围也只有福建、江西等地。而且隆武帝朱聿键,是被军阀头子郑芝龙扶植起来的,压根就没有实权,后来更是跟郑芝龙闹掰了,只身北伐,最终殒命。南明的第三个政权是绍武政权,势力范围只有广州城这一个地方而已。他只是被大学士苏观生拥立起来的皇帝,没权没地没人支持。仅仅40多天就没了。南明的第四个政权永历政权,是大家最熟悉的一个南明政权,因为持续了16年时间。可他们的势力范围也只有广西、云南、贵州等地,属于西南角落里的割据政权,也没有对江南半壁江山形成多大的影响。永历帝朱由榔依旧还是个傀儡。

由此可见,南明的4个政权,全都是地方割据政权,而且只割据了很小的一个部分,清军稍微动动手,南明的各大政权就灰飞烟灭了。

莫说当年明月看不上这4个不起眼的割据政权,就算他们占据了半壁江山,依旧不是大一统王朝,也就未必能进入《明朝那些事儿》里了。

南明还有39年历史,为何《明朝那些事儿》,只写到1644年为止? - 3

三、南明的结局并不好。

如果南明能打个翻身仗,或许当年明月还真的要为他们大书特书一笔。可我们仔细瞧瞧就会发现,南明的结局实在是太惨了。

第一个政权弘光政权,只坚持了1年时间,就被多铎的大军给碾压了。皇帝朱由崧被押到京城宰掉了。第二个政权隆武政权,也只坚持了1年多时间,也被清军给灭了。隆武帝朱聿键的一大家子人全都殉难了。第三个政权绍武政权,只坚持了40多天,就被李成栋带人给灭了。皇帝朱聿鐭选择自缢而亡。第四个政权永历政权,倒是坚持了16年之久,可最终还是无法翻身。势力范围越来越小,以至于永历帝朱由榔跑路到缅甸,最终被吴三桂弄回来勒死在了滇池畔。

这4个政权,没有哪个是有好结局的,而且绝大多数都是以惨败而告终。这或许是当年明月所不愿意记录的事情。

而且当年明月的记录,以诙谐幽默为主,可这段历史写出来,真心没有让人感到好笑的地方,反倒是处处伤心。

南明还有39年历史,为何《明朝那些事儿》,只写到1644年为止? - 4

四、“南明”在学术界未必得到认可。

你可以说他们所处的时期是南明,也可以说这一时期是清初。但是从清朝一统江山的结局来看,说清初似乎能够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也就是说,南明只是一种比较小众的称呼而已,和明朝、清朝这些广泛认可的称呼比起来,完全是不值一提。

因此,如果你来写这段历史,是不是也得考虑一下,这段历史能不能被划入明朝的历史呢?我想答案会有很多种吧?与其争论不断,倒不如一刀切了。

南明还有39年历史,为何《明朝那些事儿》,只写到1644年为止? - 5

总结一下:南明史,就是内斗史。

这段历史,谁看了都很糟心。为啥?因为我们不恨清军太强大,唯独恨明军内斗太严重。可以说,明朝就是毁在了南明这帮人的内耗之中。

第一,弘光政权内部的斗争。

由于兵部尚书史可法,曾经反对朱由崧继位。所以朱由崧继位以后,支持朱由崧继位的凤阳总管马士英,成了朝中一把手,直接把史可法排挤到了扬州督师去了。

是四镇军阀扶持朱由崧继位的,所以他们加官进爵,这可把远在荆襄的另一位军阀左良玉给气炸了,左良玉甚至声称要带兵勤王,灭了四镇军阀。

第二,隆武政权和鲁监国的斗争。

弘光政权被灭了以后,福建的郑芝龙扶持起了唐王朱聿键,也就是隆武皇帝。同时浙江的军阀张名振、张煌言等人则扶持起了鲁王朱以海,史称鲁监国政权。

这么一来双方为了争夺正统,打得不可开交,完全忘了北边还有个清军正在旁边看笑话。

第三,隆武政权内部的争斗。

朱聿键称帝以后,其实手里没啥权力。因为郑芝龙手握兵权,所以军政大权都落在了郑芝龙手中。

朱聿键很不爽,所以一直和郑芝龙唱对台戏。最后没办法,只好脱离郑芝龙,在大学士黄道周的帮助下北伐殉国。

南明还有39年历史,为何《明朝那些事儿》,只写到1644年为止? - 6

第四,绍武政权和永历政权的斗争。

清军灭了隆武帝以后,剩下的明军没想着如何复国,而是想着抢夺正统大位。这时候朱聿键的弟弟朱聿鐭觉得自己有继承权,所以在苏观生的帮助下在广州继位,建立了绍武政权。

同时万历皇帝的孙子桂王朱由榔,在肇庆被丁魁楚、瞿式耜等扶持为帝,建立了永历政权。好家伙这两帮人不去打清军,偏偏自己先为了谁是正统打了起来,真是气死个人。

第五,永历政权内部的斗争。

绍武政权40多天就没了,这么一来永历帝朱由榔就成了南明唯一的合法代言人了。可他的部下们一个个全都被清军宰了,最后他只能依靠投奔自己的大西军余部。

孙可望、李定国是大西军的领头人,结果这两个人又为了争夺永历帝的控制权大打出手。李定国赢了以后,一直联络东南沿海的郑成功,希望和他联手北伐,结果一连几次郑成功都爽约,最终永历政权的地盘越来越小,直到灭亡。

从整个南明历史来看,短短18年时间里,明朝的这些残余力量,没有想着收复失地恢复大明王朝,而是想着争权夺利,为自己牟利。

结果导致内斗不断,最终让清军看笑话的时候,顺便捡了个便宜。提一嘴,据统计,明朝在灭亡的时候,全国依旧还有100多万大军,清军满打满算只有20万左右。

参考资料:《南明史》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