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3日 9.0°C-9.1°C
澳元 : 人民币=4.83
阳光海岸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张居正:一生毁誉参半却续命明朝半个世纪,他是中国最后一位名相

2021-11-02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张居正:一生毁誉参半却续命明朝半个世纪,他是中国最后一位名相 - 1

张居正:有利民生计,无惭良辅臣

以前学历史时就知道有个“一条鞭法”,是张居正实行的改革之法,在那“造反皆有理,改革即进步”的时代,张居正自然是一正面形象,但却又好像有点似是而非的感觉,形象之正不如范仲淹,改革之举远逊王安石,总是有一种“欲说还休”的意味。

张居正被有些人称为明朝第一宰相,但历史上对他总是褒贬不一,如那明朝大才子,号称“后七子”领袖的王世贞,对张居正就是口诛笔伐,全然不顾二人的同年之谊,要知道,这文坛盟主说话在当时是很有分量的。

中国的改革者历来都难得善终,除了宋时之王安石,那是借着太祖“不杀文士”的祖训而沾了光,当然,有宋一朝总体还算是历史上最温柔的朝代,而其他朝代之人可就没那般地幸运了。

比如那秦之商鞅,韩之申不害,楚之吴起等等,及后来的晁错、王莽一众无不如此,结果都很是悲催,改革将自己的命给革没了,但有一点我们要承认,那就是往往这些改革者的命运悲惨,而他们所推行的革新制度,却或多或少地被统治者所实施,最明显的当属商鞅了。

张居正:一生毁誉参半却续命明朝半个世纪,他是中国最后一位名相 - 2

张居正也是这一众改革者中的一员,说他得以善终吧,倒也有道理,因为他死后也很是风光大葬;但是未及半年便惨遭抄家,追夺谥号,举家罹难,家人全部被下大狱,饿死的饿死,自杀的自杀,张居正豢养的十数名家妓和家中女眷更是被卖入青楼,余者远戍充军,悲惨之状目不忍睹。

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湖广江陵人,又称张江陵,明代政治家、改革家;嘉靖年进士出身,由庶吉士至翰林院编修,又官至侍讲学士令翰林事;隆庆朝为首辅,军政大事均由其裁决,57岁时卒,赠上柱国,谥文忠。

张居正当然自幼都是个很聪明之人,他23岁即中进士,而且人还长得很帅,他是帝师,但他对皇子很是严厉,直如父亲教育儿子一般,比当年吕不韦呵护和教育嬴政,那在各个层面上都要严格了许多,以至于后来的皇帝对他是满满地怨恨之情。

我们都知道,这大明一朝的首辅一般当得时间都不会长,这在崇祯朝尤为突出,平均大概一任首辅也就两年多点的时间,而这张居正却在这位置上一坐就是十年,为有明一朝担任首辅最长者。

张居正:一生毁誉参半却续命明朝半个世纪,他是中国最后一位名相 - 3

在他当国的十年中,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他清查地主隐瞒的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改变赋税制度,使明朝政府的财政状况有所改善;用名将戚继光、李成梁等练兵,加强北部边防,整饬边镇防务;用潘季驯主持浚治黄淮,这些都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说“收到一定的成效”,这肯定是很中庸,或不负责任的说法,因为对任何改革来说,都是有利有弊,众说纷纭,其中见仁见智者多多,从任何一件事中,都可能举例出很多矛盾的结果以认证是非,所以,不可能对某一项措施有非好即坏的断言。

对张居正的评价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即是他的改革,也就是对“一条鞭法”的评价,对此后世论证很多,也如对王安石变法一样,很难有个统一的认识,这也成为历史上著名的难点之一。

其实这个“一条鞭法”的提出并非始于张居正,而是他的老前辈桂萼在嘉靖朝任首辅时就提出并来了,这是一种赋税及徭役制度,但是并没有普遍实行。

张居正:一生毁誉参半却续命明朝半个世纪,他是中国最后一位名相 - 4

这就好像李悝在魏国变法以后并不出名,反倒是商鞅把他的一套理论用到了秦国的变法之中,使得商鞅名声大噪,为秦国一统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理论提出来固然不容易,可是唯有坚定的实行下去,才能让理论得到实践的基础,而正是这张居正将“一条鞭法”真正发扬光大,是他将这一制度在半世纪后推广到全国。

“一条鞭法”的主要内容就是把各州县的田赋和徭役,以及其他杂项归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这样大大简化了税制,方便征收税款;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进而增加财政收入。

这个看起来可能有点让人不是很好理解,如果简单些可以这样说,就是不管你是种地收粮还是打鱼养家,都可以用收获来换取银两交税,国家只收折合成银子的税收。

张居正:一生毁誉参半却续命明朝半个世纪,他是中国最后一位名相 - 5

“一条鞭法”是税赋制度上的里程碑,是划时代的制度!它上承唐代的两税法,下启清代的摊丁入亩,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一次社会变革;既是明代社会矛盾激化的被动之举,也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主动选择。

从这点来看,虽然此法并非自张居正始,却是他向全国大力推行,一条鞭法的施行,改变了当时极端混乱、严重不均的赋役制度;它减轻了农民的不合理赋役负担,限制了胥吏的舞弊,特别是取消了苛重的力差,使农民有较多时间从事农业生产,就长远来看,此举对促进大明朝的经济发展功莫大焉。

为保障“一条鞭法”的顺利实施,张居正一面是任用能臣,举措务实,强力推行“考成法”,简单说来就是“以业绩为核心,行的升职,不行的贬职”,这除了对官员的绩效考核外,更重要的是要考核官员征税的业绩,不足九成者,一律处罚。

这一措施的实行,使得各级官吏不敢懈怠,国库亦日益充裕,据统计,实施第一年赋税就增长了近乎一番,史载改革的结果是:“太仓粟可支十年,周寺积金,至四百余万”和“朝下而夕奉行的巨大成就”。

张居正:一生毁誉参半却续命明朝半个世纪,他是中国最后一位名相 - 6

“一条鞭法”扭转了长期财政亏虚的状况,而实行考成法虽是一种政治改革,但它对整顿田赋、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起了很大作用;可以说,在张居正艰苦卓绝的努力下,才开创了“万历中兴”的局面。自此,张居正与商鞅、管仲、王安石一并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优秀的改革家。

但是,张居正的强势作派在新法推广的过程中,他几乎得罪了所有的地主和官僚阶层,也包括皇室宗亲甚至皇帝万历在内的所有统治者,这也为他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张居正初入内阁时是资历最浅的一位,被称为“末相”,而此时在朝堂上有资历、有能力之人多多,不仅有名臣高拱,也有张居正的老师徐阶,也有被后世视为奸臣的严嵩,并且还有一位所谓的“大玩伴”,就是一直陪伴万历皇帝成长的大太监冯保,这些都是在朝堂上握有话语权的强势人物。

不可否认,张居正是个有权谋之人,他通过或正或邪的手段,审时度势,攫取了最高权力,对此,我们尽管可以对张居正的一些并不光彩的手段嗤之以鼻,但怎么说呢?没有权力是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也是不可能顺利推行自己的改革方案,所以,我们还是对张居正宽容一些为好。

张居正:一生毁誉参半却续命明朝半个世纪,他是中国最后一位名相 - 7

张居正是帝师,他也充分利用了这一身份,在小皇帝面前树立权威,以至于这小皇帝对他是又怕又恨,而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皇帝的决策权,这让小皇帝情何以堪,只等待能报一箭之仇的时机到来。

上面说的似乎都是张居正正面之行,但他的私德还是很有问题的,在他当政之时,为确保其大权独揽,与大太监冯保结盟,结党营私,打击异己,阻塞言路,整个朝堂上遂形成他一人独大而无人监控之局势。

他被人诟病的还有一点就是生活奢侈,他有着中国历史上最大最豪华公车,也就是所谓32抬大轿,里面分为两室一厅,且还有小僮伺左右。

他在早期还是倡导廉洁的,还曾写过一幅对联曰:“愿以深心奉尘刹,不予自身求利益。”,但是到了晚年却完全遵从“食色,性也”的自然法则,贪图享受,生活荒淫腐败,不仅贪吃,而且好色。

张居正:一生毁誉参半却续命明朝半个世纪,他是中国最后一位名相 - 8

至于好色,他可以说在首辅群像中首屈一指之人,连那民族英雄戚继光都要给他送壮阳之物和美女,史载是“时时购千金姬”,又“日饵房中药,发强阳而燥”,正式编制的妻妾就达七位之多,还不包括众多的姬妾和数不清的相好,也正因为沉溺声色,加上,政务繁忙,身心疲惫,所以五十几岁便命丧黄泉。

尽管张居正的私德有很大的缺陷,似乎难以入列名相,但我却对他是崇敬满满,他敢为天下先,勇于改革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这比那些尸位素餐,浑浑噩噩混日子的官吏来,不知要强多少倍!

他一直在为这个帝国和他的子民而奋斗,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为帝国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所以,张居正被称为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名相。

张居正:一生毁誉参半却续命明朝半个世纪,他是中国最后一位名相 - 9

张居正改革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他起衰振隳、力挽狂澜,奇迹般地在北疆化干戈为玉帛,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国内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延长了明王朝的国祚达半上世纪之久。

“江陵功在社稷,过在身家,国家之议,死而后已,谓之社稷之臣,奚愧焉?”

这是当时曾反对过他的政敌,在他死后给他的评语,从中我们也能看出,时人对他早有公正之评价,现在有些人拿张居正的某些方面来说事,不仅是以偏概全,而且也是拾人牙慧,完全地没有新意。

张居正:一生毁誉参半却续命明朝半个世纪,他是中国最后一位名相 - 10

“世间已无张居正”,梁启超赞美他是“明代唯一的大政治家。”虽然张居正在历史上毁誉参半,也有贪腐之实,但瑕不掩瑜,他是革新除尘、以天下为公的改革家;就我来看,比起那以清官知名的海瑞来,其对历史所起的推动作用则远超之。

在众多对张居正的评价中,我认为还是国学大师熊十力先生的一段话最为精准,他说:

“汉以后二千余年人物,真有公诚之心,刚大之气,而其前识识远见,灼然於国覆种奴之祸,已深伏於举世昏偷,苟安无事之日。毅然以一身担当天下安危,任劳任怨,不疑不布,卒能扶危定倾,克成本原者,余考之前史,江陵一人而已。”

张居正,一位勇于担当,不惧风险的改革家,他是一位孤独的英雄,是大明之脊梁,他为大明王朝续命近半个世纪,也是封建王朝历史上的最后一道绚丽之光!

张居正:一生毁誉参半却续命明朝半个世纪,他是中国最后一位名相 - 11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