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3日 9.0°C-10.8°C
澳元 : 人民币=4.81
阳光海岸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明朝贵妃万贞儿,大皇帝17岁依然受到专宠,与明宪宗同年去世

2021-10-12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明朝的万贵妃在中国历史中为数众多的嫔妃里称得上是一个传奇,她大了皇帝整整17岁;

而且据记载她男相声线又粗,但是依然受到皇帝的专宠,甚至在她去世之后没多久,皇帝也因为悲伤过度而跟着去世了。

这位传奇贵妃就是明宪宗朱见深的一生挚爱万贞儿万贵妃。

明朝贵妃万贞儿,大皇帝17岁依然受到专宠,与明宪宗同年去世 - 1

万贵妃剧照

万贞儿是山东诸城县人,她出生在明宣宗宣德三年公元1430年。

万贞儿的父亲原本是县衙里面的一名庶务小官,因为亲戚犯了法被连坐发配到顺天府霸州,而4岁的万贞儿就被充入宫中当了宫女,虽然年纪小又是罪臣的女儿,但是她聪明伶俐又懂得察言观色,很快她就被派到宣宗皇后孙皇后宫中当宫女。

皇后是六宫之首,她宫中的宫女一定是精心挑选过的,小小年纪的万贞儿就可以担此大任,由此就可以知道万贞儿绝对不是等闲之辈。

在万贞儿7岁这年明宣宗驾崩,孙皇后的儿子朱祁镇继位,是为明英宗改年号正统。

孙皇后也因此成为了皇太后,皇太后依然很喜欢万贞儿这个小宫女,时常带在身边。

正统12年公元1447年,万贞儿未来的丈夫明英宗的长子朱见深终于出生了,这年万贞儿已经17岁了。

正统14年明朝出了件大事,西北边的蒙古瓦剌因为通婚还有贡品的问题,对明朝心生不满,便派骑兵兵抢掠了明朝边境;

明英宗受到大臣的怂恿,想要效法他的曾祖父朱棣御驾亲征大败蒙古,便亲自率兵北伐,岂料竟然被蒙古瓦剌困在了土木堡,又因为撤退不及,堂堂的大明皇帝竟然被瓦剌给俘虏了,史称土木堡之变。

为了稳定政局以及防止蒙古瓦剌的继续进攻威胁京城,孙太后以及朝臣只好拥立了英宗的弟弟成王朱祁钰为帝,名为代宗,英宗被封为太上皇,英宗两岁的儿子朱见深则被立为了太子。

明朝贵妃万贞儿,大皇帝17岁依然受到专宠,与明宪宗同年去世 - 2

万贵妃剧照

对历史熟悉或者是常看宫斗剧的大家,此时你应该很敏锐地察觉,太子竟然不是皇帝的亲生儿子,这个太子位一定非常的难坐,就算皇帝本身无意也有可能有有心人想要借着这个理由除掉太子,让皇帝亲生儿子上位来讨好皇帝。

宫斗出身的孙太后当然非常的清楚,于是她将宫里最信任的宫女万贞儿派到了太子东宫,一方面服侍照顾太子朱见深,另一方面暗中的保护,如果有任何不利的消息可以及时回报给孙太后。

这一年太子朱见深才三岁,而万贞儿即将20岁了,不过从此刻开始他们这一生就连在一起了。

此时的瓦剌却苦恼着英宗的去留,因为明朝已经另立了新的皇帝,瓦剌就不能再用英宗去勒索明朝。

在京师保卫战中,瓦剌又败给了明军,真的要将英宗杀掉,又担心明军大举进攻。瓦剌进退两难的情况下,在俘虏英宗的隔年就将他释放了。

现在换明代宗烦恼了,好不容易到手的皇位,他是怎么样都不想还给哥哥英宗的,于是他将被释放回来的明英宗,还有他的后妃们,一同软禁在紫禁城外东南边的重质宫,虽然宫殿的规模不小,但是代宗命锦衣卫严密的看守,并且还用铅封死了门锁。

明代宗景泰三年,朱见深的太子位被废,代宗改立了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此时朱见深更是步步为营了,毕竟他的太子位被废,父母被软禁,自己也被严格地看守,一个不小心可能就看不到明天的太阳了,年仅5岁的朱见深这时候身边只剩下宫女万贞儿,依然细心的照顾他,两人相依为命,小心翼翼的生活着。

明朝贵妃万贞儿,大皇帝17岁依然受到专宠,与明宪宗同年去世 - 3

万贞儿剧照

5年后景泰8年英宗趁着代宗病重,发动政变成功复辟,改年号天顺,史称夺门之变。

重登皇位的英宗也将10岁的朱见深重新封为太子,完成任务的万贞儿则被送回了孙太后的宫中,但此时已经成为太子的朱见深想要见到万贞儿一面也不算是太难的事。

随着小太子的渐渐长大,和万贞儿之间也转变为了男女之情。

天顺6年孙太后崩逝,朱见深将万贞儿要回来他的宫中,渐渐地爸爸英宗也发现了两人的感情。

但是自古以来,便有年长的宫女教导年幼的太子男女之间的房帏之事,只是两人年纪差距实在是太大,甚至和朱见深的生母周贵妃是同年的,根本已经超越了姐弟恋,到达母子恋的程度。

于是英宗便想尽快为太子选妃,相信有了年轻貌美的妃子,朱见深应该很快就会忘掉这位大龄宫女了。

隔年天顺7年英宗便为15岁的太子朱见深选妃,依照明朝皇室的习惯,一般皇子们的大婚都会有三个妻子,一个正宫,两个侧妃。

朱见深当然想要立万贞儿为正室,但是基于礼法,无论年纪身家各方面明英宗都不会同意的,最后由吴氏王氏还有柏氏入选。

天顺8年明英宗朱祁镇驾崩,朱见深登基为明宪宗,同年举行大婚,在他父亲嫡妻钱太后以及他的生母周太后的坚持之下,朱见深将吴氏册立为皇后,但是即便众人反对,他依然将万贞儿纳为妃,这年宪宗18岁,万妃35岁。

吴皇后被册封时才16岁,年轻貌美知书达理和皇帝非常的般配,原以为很快的就会让皇帝忘掉了大龄的万贞儿,但是万妃依然宠冠后宫,皇帝连皇后的寝宫都很少去,年轻气盛的吴皇后满腹的怨气,有一天随便找了个理由,仗责了万贵妃,这口怨气是出了,但是她皇后的大位也因此掉了,册封仅仅一个月之后,吴皇后就被宪宗废后。

宪宗当然又想册立万贞儿为皇后,但是万妃是宫女出身,终究与理不足,在百般无奈之下,朱见深只好册立王氏为皇后。

有了前车之鉴,王皇后非常的谨慎,从来不要万妃对她行后妃之礼,就连宪宗要到她的寝宫,据说她都是百般拒绝,一直战战兢兢直到宪宗去世。

明朝贵妃万贞儿,大皇帝17岁依然受到专宠,与明宪宗同年去世 - 4

1465年宪宗继位的第二年改年号成化,成化二年万妃生下了皇子,宪宗非常的高兴,因为这不仅是他的皇长子,更重要的是他的宠妃万妃所生,他将万妃封为贵妃后又进封为皇贵妃。

但是不满周岁万贵妃生的皇长子就夭折了,宪宗和万贵妃非常的悲痛,而且此时万贵妃已经36岁了,想要再生育基本上是非常的困难的。

根据清代编修的明史上面记载,万贵妃失子之后,也不让其他的嫔妃诞下皇子,只要有嫔妃怀孕,万贵妃就使用各种手段逼其流产,就连后来的明孝宗朱佑堂也是被太监藏起来,又被无人理会的废后吴皇后抱去抚养才得以存活,而且在他被发现了之后,他的生母纪氏还被万贵妃逼死了。

但是根据学者的考证,明史里面提及万贵妃的部分其实是出自于明末的一本野史,这本野史的作者毛奇林也参与了明史的编撰,而且明朝修立的明宪宗实录里面并没有提及万贵妃迫使其他嫔妃流产之事;

明朝贵妃万贞儿,大皇帝17岁依然受到专宠,与明宪宗同年去世 - 5

相反的还提到明孝宗朱佑堂是万贵妃亲自抚养,他的生母纪氏因为长期生病在宫外养病,万贵妃还曾恳请皇上将纪氏接到宫内,朱佑樘才得以见到母亲。

这本明宪忠实录的编撰年代,就是明孝宗朱佑樘在位时,如果他真的度过了躲藏的童年,母亲又被万贵妃迫害致死,想必明宪宗实录里面不会这样记载万贵妃的。

就实际上的角度来看,朱佑棠出生的前一年,柏贤妃就已经生下了皇二子朱佑极,只不过活到三岁时不幸夭折,另外宪宗的生母周太后活得比万贵妃久,倘若真的发生万贵妃残害皇嗣这样动摇国本的大事,就算明宪宗不管,周太后也不可能做视不管的。

再加上明史中的记载,很多时间线和事实都不符,内容的可信度确实有待商榷,不过宪宗专宠万贵妃是无可争论的事实。

一直到1476年成化12年皇四子诞生之后,宪宗子嗣才渐渐多了起来,也有可能是因为这样才有传言是万贵妃残害皇嗣,但是依照宪宗宠爱万贵妃的程度,再加上他屡屡想立万贵妃为皇后,更大的可能性是宪宗想要万贞儿再度诞下皇子之后,母凭子贵上大位,不过一直到1476年万贞儿都没有再诞下皇子。

明朝贵妃万贞儿,大皇帝17岁依然受到专宠,与明宪宗同年去世 - 6

万贵妃剧照

这年万贞儿已经46岁了,也许是更年期到了,宪宗才不得不放弃,为了繁衍皇室,他只好开始宠幸其他的嫔妃,皇子才渐渐多了起来。

1487年成化23年的春天,59岁的万贵妃去世,宪宗悲痛欲绝,因而患病,他说到万氏长去矣,我亦将去矣,最终他于同年的8月驾崩享年39岁。

毋庸置疑宪宗这一辈子都深爱着万贞儿,有人说他是恋母情结,更有人说他是被万贞儿彻底地控制了。他的生母周太后曾经问过他,她到底哪里漂亮,你这么宠爱她,宪宗的回答是虽然她长得不漂亮,但是总给我很安心的感觉,也许从小在不安环境长大的宪宗,此生最需要的只不过是一份真挚踏实的安全感,小的时候万贞儿全力保护他,长大了之后他也尽力的守护他的万贞儿。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