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9日 19.7°C-21.2°C
澳元 : 人民币=4.86
阳光海岸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淮海战役是谁指挥的?是普遍认为的粟裕,还是刘、陈、邓?

2021-09-18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淮海战役可以说是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之中最为关键性的一战,因为它决定了整个解放战争的总体形势,将国民党军彻底击溃至长江以南,实现了国共双方在战场上地位的转换。共产党军在兵力和装备都没有优势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以少胜多,可以说这一战是个神话。

回顾淮海战役,这一战究竟是谁来指挥的呢?大家普遍都认为是粟裕指挥的,但也有人说是刘、陈、邓指挥的。刘伯承晚年时都不愿意提起淮海战役,他表示这场战争十分残酷,世界罕见。这场战役究竟有多残酷?又是如何形成的?

淮海战役是谁指挥的?是普遍认为的粟裕,还是刘、陈、邓? - 1

粟裕三次建言,坚持长江以北打歼灭战

淮海战役起初的设想是由粟裕提出来的。1948年1月,华野歼灭敌人7万余人,并扩大了中原解放区的范围。

此时,华东军区和华东野战军都开展了新式的整军运动,其中华东野战军的第1、4、6纵队被编在一起,组成了第1兵团,也就是粟裕兵团。

在整军时期,粟裕就向中央陈述了自己对战局的深刻分析,他提出“发展战略进攻、改变中原战局”的策略,并提出让刘邓、陈粟、陈谢三军采用忽集忽分的作战方式,来寻找彻底歼灭敌军的机会,可以说这些想法都十分大胆。

淮海战役是谁指挥的?是普遍认为的粟裕,还是刘、陈、邓? - 2

但此时,中央就已经作出要分兵南渡长江进攻的决策,按照毛主席和陈毅的战略部署,粟裕是要率部下一起渡江南下,在江南地区寻找与敌军作战机会。因此中央在看到粟裕的来电后,要求他对中央南下后的作战进行建言献策。

经过深思熟虑后,粟裕再次致电中央,重申自己的战略构想。毛主席重视他的意见,与陈毅一起进行商讨研究后,重申了南下的要求,要求粟裕整军,为渡江南进做好准备。

修养

粟裕对中央的决策和中原战场动态进行了长达两个多月的反复思考,在1848年4月第三次向中央建言,陈述自己的观点,并希望中央允许华野3个纵队暂时不南进,而是留在中原黄淮地区打歼灭战。

淮海战役是谁指挥的?是普遍认为的粟裕,还是刘、陈、邓? - 3

由于粟裕的一再坚持,毛主席召集陈毅、粟裕进行了当面商讨,粟裕也有机会对自己的整个战略构想进行了充分陈述。

最终,毛主席也认为中原地区具备与敌军进行决战的条件,但这个机会稍纵即逝,需要充分把握。粟裕和华野三个纵队留在中原,并在1948年6—7月,在豫东战役中一举歼灭敌人9万余人,创下傲人战绩。

淮海战役的前期构想

到1948年9月份,济南战役大捷,山东省基本全境解放。通过此役,粟裕发现据守在徐州的国民党3个兵团已经不敢贸然北上支援,在有意避免与我军的正面较量,这说明国共两军的军事力量在发生反转。

淮海战役是谁指挥的?是普遍认为的粟裕,还是刘、陈、邓? - 4

基于以上考虑,粟裕向中央提出了淮海战役构想,毛主席复电粟裕,同意他的这一策略,并对淮海战役做了完善补充。

10月下旬,随着陈毅、邓小平率部中野先后攻克中原多地,使得中原可用之兵变得多起来。粟裕眼看战场态势变化,他敏锐地觉察到,淮海战役将规模空前,华东、中原两支军队力量加入淮海战役,这超出了粟裕的指挥权力。

于是粟裕立刻致电毛主席,毛主席明了他的顾虑,于是复电给粟裕表示:整个战役统一受到陈邓指挥。

淮海战役是谁指挥的?是普遍认为的粟裕,还是刘、陈、邓? - 5

解决好统一指挥问题后,淮海战役的部署工作也有条不紊进行。国民党军此时决定放弃连云港、海州等地,集中兵力守住徐州,从而阻挡我军渡江南下的攻势,并命令黄百韬兵团向徐州进发支援。

基于敌军的行动,粟裕请求将淮海战役提前两天发动。中央则表示见机行事,不用事事都向中央请报。粟裕凭借着对战争时局的把握,以及中央给予的信任与支持,提前两天发动了战役。

战争结束后进行复盘时,发现我军提前2天发动战争,其实仅比国民党军先于4小时,但也就是这4小时,使得我军能够切断黄百韬兵团向徐州移动的退路,使得徐州的国民党兵力少了很多。

淮海战役是谁指挥的?是普遍认为的粟裕,还是刘、陈、邓? - 6

中野、华野协同作战,淮海战役规模空前

11月2日,辽沈战役顺利结束,使得国共双方力量反转得更快,解放军在数量上也占据了优势。受到辽沈战役的影响,据守徐州的国民党军有退到淮河的迹象。

粟裕和将领们反复研究后,认为此时应该切断徐州敌军南下退路,让他们固守于徐州,这对我军更加有利。

经过连夜预判后,11月8日粟裕向中央军委致电,表明应该以攻打徐州为目标,逼迫国民党军于徐州和我军进行决战。

淮海战役是谁指挥的?是普遍认为的粟裕,还是刘、陈、邓? - 7

而蒋介石也明白,沈阳战役失败后,若徐州再保不住,势必会动摇政局,因此他下定决心,一定要调集兵力守住徐州,守住徐蚌铁路。加上黄百韬兵团已经被我军分割包围,这也迫使国民党没有退路,只能与徐州进行决战。

11月9日,毛主席复电粟裕,同意其决战构想。此时集结在中原地区的我军兵力达到60多万。最终,敌军投入80多万兵力,全军覆没,淮海战役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粟裕从最初的据守中原的想法,到小淮海战略,再到淮海战役胜利,都在不断观察战局,敏锐洞察敌军的意图,最终使得国共决战于长江以北成为事实。

淮海战役是谁指挥的?是普遍认为的粟裕,还是刘、陈、邓? - 8

而此战役中,两大野战军协同作战,没有一人能单独挑起这场战役的大梁,因此这场战役不能说靠一人指挥,而是各位将领通力合作的结果。

小结:

淮海战役虽然大获全胜,但国共两军实际上伤亡都十分惨重。刘伯承在晚年时都不愿再提起这场战役,连回想都令人悲痛。

在这场战役中牺牲的战士不计其数,与其说道这场战役究竟是谁指挥的,不如记住这些为和平而牺牲的无名战士们。是他们的英勇无畏,才换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和今日的繁华盛世。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