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5日 18.0°C-20.1°C
澳元 : 人民币=4.84
阳光海岸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脾虚痰湿重,用3种方法清理身体的浊物!

2021-09-09 来源: 百度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最近很多人都说,自己感觉很累,浑身没劲儿,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来,这个秋乏的势头越来越重,但我们越来越“乏”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现在生活条件上去了,吃得太多,太好,又太晚,同时又不爱动,这样一来肥胖、各种高都找上门,按理来说,吃得好了营养高了,身体应该越来越好,可现实却是越来越虚。

脾虚痰湿重,用3种方法清理身体的浊物! - 1

归根结底就是自己的身体堵了,吃的吸收不进去,相当于白吃。而造成身体堵住的东西,大部分都和脾虚痰湿有关。

中国有句老话,我们身体的不是皆由痰作祟,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身体内黏糊糊的水汽多了,肯定要想办法冒出来,皮肤经常油腻、头顶脱发,这都属于痰湿。

脾虚痰湿重,用3种方法清理身体的浊物! - 2

有的人吃得很少,但就是日益变胖,捏一把身上的肉,松软如棉,胖人多痰湿,瘦人多内热。以及现在越来越多人变得心慌惊悸,精神恍惚,自古就有痰迷心窍的说法,痰浊上犯是会影响我们情志的。

而且痰湿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舌头胖大,有齿痕,就和我们把海绵浸满水,海绵也会膨胀得越来越大,舌头一大,挤着牙齿了,久而久之会咯出齿痕。把痰湿去掉后,舌头自然就会小了。

脾虚痰湿重,用3种方法清理身体的浊物! - 3

而且痰湿会阻遏阳气,阳气困郁,人就容易犯困,提不起精神,我们经常觉得累啊,歇不过来啊,大多也都是痰湿在作祟。痰浊一旦阻遏心阳,还容易胸中憋闷,严重还会导致胸部疼痛,不通则痛。

痰究竟从何而来?

说白了,是脾过度劳累后,没把吃下去的食物水液运化为营养,变成了湿气在身体久了,慢慢形成了黏稠的痰。就和我们熬膏汁一样,熬久了,水液渐渐浓稠,黏糊糊的。

脾虚痰湿重,用3种方法清理身体的浊物! - 4

痰湿会让人觉得虚,所以很多人都以为自己疲惫、嗜睡是太虚了,一个劲儿地滋补厚腻营养的补品,结果脾越来越累,痰湿越来越重,身体越来越沉重。

脾虚痰湿重,用3种方法清理身体的浊物! - 5

痰湿就是身体代谢不掉的湿垃圾,想要清理掉,最重要的就是让身体不再产生这种垃圾!不然就和我们收拾房间一样,一个人收拾,后面还有人一直捣乱嚯嚯,那怎么收拾都收拾不干净。

避免痰湿再生,这几件事别再做!

1.少吃肥甘厚腻以及甜食

鱼生火,肉生痰,脾为生痰之源。食用过多的肉类食物,脾胃负担过重就不能正常运化,津液代谢失常,慢慢生出痰浊,我们平时常吃的猪肉,在古籍中也有关于其易致痰湿的记载,《药性歌括四百味》中提到:“猪肉味甘,量食补虚。动风痰物,多食虚肥。”

脾虚痰湿重,用3种方法清理身体的浊物! - 6

《随息居饮食谱》则认为猪肉:“多食助湿热,酿痰饮……”。

现在很多人吃肉后都会积食,伤及脾胃导致痰浊蓄积,引发各种湿疹、咳嗽等,脾生痰,肺储痰,脾胃蓄积的痰湿会随着身体的气机运转,贮藏到肺部,痰浊郁肺,直接影响肺的宣降,就会咳嗽。

2.喝水要小口,不要牛饮

我们从小就听说一天八杯水,但前提是脾胃运化正常,倘若脾运化津液出了问题,一顿狂饮,脾胃反而拿这些过多的水液没办法,运化不掉的水就成了痰湿,故而,痰湿体质,喝水要小口喝,也不要拼命喝水。

脾虚痰湿重,用3种方法清理身体的浊物! - 7

3.小心滋阴不成,反成痰湿

秋季容易燥,我们习惯养阴润燥,滋阴的食材进入体内后,要想转化为身体所用的津液和阴血,需要一个复杂的过程,对于脾弱的人来说,很容易处于“外燥内湿”的情况,这样先得健脾祛湿再去滋阴,窦泽很容易把这些滋阴的食物变成痰湿,尤其是荤食。

脾虚痰湿重,用3种方法清理身体的浊物! - 8

4.熬夜加重痰湿

熬夜会损耗阳气,容易湿邪内生,经常熬夜,不仅仅会损伤气血,还会导致体内生湿。

脾虚痰湿重,用3种方法清理身体的浊物! - 9

清理痰湿垃圾的3种方法

方法一:光脚跳

这是八十多岁的名老国医的独家养生法,高老每天都会做跳跃运动,光着脚在垫子上,全身放松跳50下。

一开始跳二三十下就行,循序渐进;跳的时候不能僵硬,要做到紧张-放松-紧张-放松的状态。久坐伤脾,经常这样动一动,可强健我们的脾气,有助于脾对食物的运化,振奋脾内阳气。

脾虚痰湿重,用3种方法清理身体的浊物! - 10

方法二:温胆汤泡脚

温胆汤:茯苓30克,半夏6克,枳实6克,炙甘草6克,陈皮6克,竹茹6克。

首先,用枳实来破气下行,古时行军打仗讲究策略,攻城需要先锋部队,枳实在这里就是打头阵的,想要破除痰湿,得将原来气郁痰阻的状态打破,枳实破气,从肺胃开始往下攻,将胆胃的气机打开。

脾虚痰湿重,用3种方法清理身体的浊物! - 11

其次是半夏和陈皮,半夏化痰祛湿,加上理气的陈皮,相当于主力军,半夏气机为降,浊阴出下窍,半夏就是把中焦的痰湿化掉后往下降,从下窍排出。

脾虚痰湿重,用3种方法清理身体的浊物! - 12

《黄帝内经》讲道:“浊阴出下窍”,痰湿属于浊阴,必要从下窍排出。

再往后便是茯苓和竹茹,茯苓健脾渗湿,竹茹清热化痰,待上面半夏和陈皮把痰化掉后,变成比较容易排出来的湿浊,这时候茯苓和竹茹再将这些湿浊一鼓作气地从下窍排出来。

脾虚痰湿重,用3种方法清理身体的浊物! - 13

最后一味灸甘草,就像和事佬,调和这几种草本,通降胃气,疏解肝胆之郁,温阳行气,祛湿化痰,以调全身气机。

国医罗大伦博士,对温胆汤泡脚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脾虚痰湿重,用3种方法清理身体的浊物! - 14

脾虚痰湿重,用3种方法清理身体的浊物! - 15

而且温胆汤用泡脚的方式会比直接喝进去好,痰湿重脾一定虚,吸收不好,喝下去反而削弱这些草本的力量,而脚底经络丰富,对这些草本能量的吸收也更加充分,为了免去大家寻找草本搭配的繁琐,我们甄选优质产地的草本原料,按照古方上的搭配,制成了这款温胆汤泡脚包。

脾虚痰湿重,用3种方法清理身体的浊物! - 16

都是由无纺布封住的,结实耐用,还可以将草本植物的力量完全散发出来,浓郁的草本味道。

足浴包在使用时,可以提前把足浴包大火加水煮开,加速里面草本成分的释放,之后再转中火煮半小时,这样里面的草本精华都融到水中了,之后将水和足浴包一起倒进泡脚桶中即可开始泡脚。

脾虚痰湿重,用3种方法清理身体的浊物! - 17

里面的草本都是经过粉碎后封存的,更有利于成分的释放。痰湿重,早晚各泡一次,体内痰湿一般可以就在睡前泡一次,水温控制在45℃左右,泡脚时间15分钟左右即可。

脾虚痰湿重,用3种方法清理身体的浊物! - 18

方法三:健脾八珍糕

八珍糕是自古流传下来的方子,原名八仙糕,为明代御医陈实功首创,健脾八珍糕历史悠久,我们体内痰湿源源不断丛生的原因就是脾太虚,因此健脾也是清理痰湿的方法之一。

原方由茯苓、建莲、芡实、扁豆、薏米、山楂、麦芽、山药组成,和以米粉,制成条糕。每日清晨服食数条,久服则培养脾胃。

脾虚痰湿重,用3种方法清理身体的浊物! - 19

之后清朝这个八珍糕又被乾隆皇帝发扬光大,坚持食糕40余年,在原八仙糕的基础上,根据清代汪昂所著的《汤头歌诀》中所记载的方子,加减化裁,具有补而不滞、燥而兼润、补而不腻之特点。

脾虚痰湿重,用3种方法清理身体的浊物! - 20

罗大伦博士在《阴阳一调百病消》一书中,也推荐过它,在过去的八珍糕方子中,是由八种食材组成,山药、莲子、白扁豆,都是养脾阴的;党参、糯米是温阳的;茯苓和薏米祛湿;芡实是收敛的。这么一个小小的糕点,阴阳、升降全有了,不然怎么能称得上是千年养生健脾糕。

脾虚痰湿重,用3种方法清理身体的浊物! - 21

制作方法如下,需要的配料较多,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做做看。

食材:党参5g,茯苓50g,薏仁50g,莲子50g,淮山药50g,白扁豆50g,芡实50g,粳米粉100g,糯米粉100g。

做法:将所有的食材打磨成粉末,加入白糖、粳米粉、糯米粉,用手把所有的食材拌匀 (白糖根据自己喜欢的口味添加)。倒入适量的水,用手搅拌搅拌,用手揉成团后,再继续揉面,把面团揉至没有干粉的状态,用模具印出喜欢的花型。

脾虚痰湿重,用3种方法清理身体的浊物! - 22

放入蒸锅内蒸15到25分钟,蒸熟后的糕点冷热皆宜,软软糯糯的也不粘牙,但里面含有薏米,孕妇不宜食用。

当然我们也为不方便自己做糕的朋友们准备了一款地道的升级版茯渭糕,取材都是各个原料的原产地,大别山的茯苓,温县的铁棍山药,潮州的芡实,小小一块糕,浓缩了多种食材的精华。

脾虚痰湿重,用3种方法清理身体的浊物! - 23

遵循古方的基本搭配,却又有细微的不同,因为还添加了大枣、麦芽、山楂等食材进行调和味道,也更符合咱们现代人容易贪食的习惯,而且用的是亚麻籽油和麦芽糖,无白糖,更健康。

脾虚痰湿重,用3种方法清理身体的浊物! - 24

低温烘焙的精湛工艺,制作出的糕点不干,软糯香甜,即使牙齿不好的老年人,也能咬得动嚼的碎,细腻顺滑,不干不噎,吃着有着独特的食物清香,细嚼能吃出食物的颗粒,一个一包装,干净卫生,吃着也方便。带在包里,即使是外出,也能随时随地守护住我们的脾胃。

脾虚痰湿重,用3种方法清理身体的浊物! - 25

痰湿重的根源就在于脾虚,故而健脾、祛痰湿两个步骤缺一不可,消灭痰湿,把浊物排出体内,我们的身体才会变得轻松舒适。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