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4日 15.2°C-15.7°C
澳元 : 人民币=4.82
阳光海岸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没信号也能通话了?苹果iPhone13重磅新功能曝光:或支持低轨道卫星通讯

2021-08-31 来源: 36氪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据外媒MacRumors报道,在给投资者的一份报告中,郭明錤提到,iPhone 13系列将配备能够连接到LEO的硬件。如果启用了相关的软件功能,iPhone 13用户可在不需要4G或5G蜂窝网络连接的情况下拨打电话和发送消息。

苹果手机没信号也能通话了?

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周日晚发布的预测报告表示,苹果iPhone 13或将具有低地球轨道(LEO)卫星通信连接功能。报告称,iPhone 13系列产品将采用能够连接到低地轨道卫星的硬件,允许用户在没有4G或5G覆盖的地区打电话和发信息。

没信号也能通话了?苹果iPhone13重磅新功能曝光:或支持低轨道卫星通讯 - 1

报告还提到,就技术与服务覆盖率来看,最有可能与苹果公司合作的低轨道卫星服务业者为Globalstar(全球星)。郭明錤认为,苹果看好卫星通信的发展趋势,并在一段时间前成立了专门的团队进行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苹果真将入局卫星通信?

据外媒MacRumors报道,在给投资者的一份报告中,郭明錤提到,iPhone 13系列将配备能够连接到LEO的硬件。如果启用了相关的软件功能,iPhone 13用户可在不需要4G或5G蜂窝网络连接的情况下拨打电话和发送消息。

当然,这一系统不只需要硬件,与5G网络类似,除了硬件符合标准,还要相应的通信系统匹配。

对此,天风国际研究团队也指出,iPhone 13可能将采用支持卫星通讯的定制化高通X60基带芯片。其他智能手机品牌如果也想提供支持卫星通讯的机型,需要等到2022年才能采用X65基带芯片。

郭明錤解释说,为用户提供LEO连接的“最简单的方案”是运营商与Globalstar合作。这意味着这家运营商的用户可以直接在“iPhone 13”上使用Globalstar的卫星通信服务,无需额外的费用。

没信号也能通话了?苹果iPhone13重磅新功能曝光:或支持低轨道卫星通讯 - 2

事实上,早在2017年,彭博社就曾首次报道过苹果对卫星通信的浓厚兴趣,并与波音公司就低地球卫星业务进行了谈判。此外,苹果公司还聘请了航空航天公司的通信卫星专家阿什利·摩尔·威廉姆斯和前Netflix高管丹尼尔·埃利斯,并正在继续扩大团队。苹果的庞大秘密计划包括发射自己的卫星和建立只能由其自身使用的卫星Internet数据通信网络。

此后还有新闻表示,苹果总部专用的通讯研究团队由迈克尔·特雷拉(Michael Trela)和约翰·芬威克(John Fenwick)领导,其中约12位来自航空航天和卫星技术领域。天线设计行业的工程师还专为无线行业增加了人员,包括工程师Matt Ettus,其是无线技术领域中最著名的人物之一,创立了致力于销售无线网络设备的公司Ettus Research。

按照苹果的计划,这项技术可能在未来5年内完成。届时,苹果将依靠该卫星网络为iPhone和其他设备提供更准确的定位服务,并通过卫星网络提供独特的数据服务。它甚至可以超越运营商的网络,并在必要时直接为全球数十亿部iPhone服务。

时至今日,5年之期转瞬即至。尽管“苹果将在iPhone 13中配备卫星通信连接功能”的消息似乎言之凿凿,但也有科技媒体认为,此消息有假。

没信号也能通话了?苹果iPhone13重磅新功能曝光:或支持低轨道卫星通讯 - 3

比如中关村在线介绍称,真正能实现卫星通信的终端天线必须无比强大,为满足卫星通讯的发射和接收,设备无论是功率还是元器件都远远不是普通手机所能匹配的。即使以低轨卫星而言,马斯克的SpaceX星链终端为一个需要接入电源的直径0.48米的“锅”,Globalstar的卫星电话需要配备一根外型粗壮的天线。如此看来,iPhone 13想要接入卫星通信连接功能恐非易事。

即使这个消息为真,在引发热议后,也有业内人员和数码大V们纷纷表态,这个功能即便会在iPhone 13上正式登场,国行版本也基本不可能会实现。至于国行无缘的理由与eSIM基本一致:会大大损害三大运营商的利益,并且不利于实名等监管手段的执行,此前小米MIX 4的丢失模式就是因为类似的原因被下架。

卫星互联网已成热词

尽管iPhone 13将要接入卫星通信连接功能这个消息不知真假,不过苹果想要入局卫星互联网的野心恐怕十有八九。近年来,许多巨头纷纷入局卫星互联网,也让卫星互联网成为科技界的热词。

我们知道,传统卫星通信系统分布在地球上空约3.6万公里处的地球同步轨道。这些卫星向偏远地区提供互联网接入时,经常会出现延时,这对视频通话等网络应用的使用有较大影响。

为了减少卫星互联网延时问题,多家公司选择了向距地球2000公里以内的近地轨道发射卫星的策略,这样可以将延时从500毫秒降低到20毫秒。20毫秒延时就达到了美国目前家用光纤接入网速的水平。但由于轨道低,卫星无法达到同步轨道卫星的覆盖面积,这就需要发射大量卫星组成所谓的“星链”,即卫星互联网星座。

卫星互联网星座指新近发展的、能提供数据服务、实现互联网传输功能的巨型通信卫星星座,具有以下特点:

从星座数量看,是由成百上千颗卫星组成的巨型星座;

从星座构成看,是由运行在非对地静止轨道(NGSO,包括低轨道和中轨道)数量众多的卫星构成;

从提供的服务看,主要是宽带的互联网接入服务;

从发展卫星互联网星座的企业看,主要是非传统航天领域的互联网企业;

从项目发展的起始时间看,主要开始于2014年底至2015年初。

没信号也能通话了?苹果iPhone13重磅新功能曝光:或支持低轨道卫星通讯 - 4

目前全球有10多家卫星公司提出了NGSO卫星星座计划,以利用卫星网络提供与地面通信网络相媲美的互联网接入服务,并且大多数卫星公司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将第一批卫星送入轨道。

你可能会有疑问,互联网几乎已经无处不在,为什么还需要卫星互联网频道?那是因为,在全球范围内,卫星互联网能够为根本无法铺设光缆的地方保障通信。相比于地面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利用高、中、低轨卫星可实现广域甚至全球覆盖,可为全球用户提供无差别通信服务。其中,商用移动卫星通信系统能够为海上、应急及个人移动通信等应用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中低轨卫星星座将卫星通信服务与互联网业务相融合,为卫星通信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在国外一众卫星企业中,以马斯克的SpaceX最为人所知。2015年1月。马斯克高调宣布了星链计划的诞生,其旨在利用卫星网络为世界各地的用户提供高速互联网接入,特别是在农村和偏远地区。根据最新数据,SpaceX的星链网络在12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约90,000名用户。自2019年11月以来,SpaceX已向太空发射了近1,800颗Starlink星链卫星。前段时间,媒体曝光了马SpaceX对Swarm的收购,后者是一家通过微型卫星提供物联网设备和连接方案的公司。

除此之外,包括美国卫讯公司(Viasat)、美国一网公司(OneWeb)、美国宽带卫星网络和服务供应商休斯网络系统公司(Hughes Network Systems)、波音(Boeing)等在内的一众企业也在相关领域实力雄厚。

我国卫星互联网发展现状

事实上,我国企业在卫星互联网领域的发展势头也不容小觑。在郭明錤此次的预测中,其提到最有可能与苹果合作的是Globalstar,此外还点名了马斯克的SpaceX以及中国卫星通讯服务商中国卫通。受此消息影响,中国卫通周一开盘后涨停,其他A股市场低轨卫星概念股也大涨。

没信号也能通话了?苹果iPhone13重磅新功能曝光:或支持低轨道卫星通讯 - 5

据介绍,中国卫通公司作为国内唯一拥有自主可控商用通信广播卫星资源的卫星通信运营商,已经发展成为亚洲第二大、世界第六大固定通信卫星运营商,拥有优质的通信卫星资源与丰富的频率轨道资源,具备国际先进、自主可控的卫星互联网应用服务能力。中国卫通目前正运营着16颗商用通信广播卫星,拥有的卫星转发器资源涵盖C频段、Ku频段以及Ka频段等,公司提供的卫星空间段运营服务按用途分为卫星广播电视业务与卫星通信业务,主要客户包括广电相关单位、电信运营商、政府部门、国防单位以及金融、交通、石油等领域大型企业。

没信号也能通话了?苹果iPhone13重磅新功能曝光:或支持低轨道卫星通讯 - 6

不仅如此,国资委5月发布公告,经国务院批准,新组建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据悉,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由国务院国资委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列入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名单。据新华社报道,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将是第一家注册落户雄安新区的中央企业。

业内人士认为,这次由国资委组建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在统筹规划下,我国卫星通信的发展无疑将进入快车道,通过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快速构建一张更为强大的中国卫星互联网,以便能够更好的应对未来的国际竞争。

除此之外,国内也早已陆续提出了由几百颗卫星组成的“鸿雁”“虹云”等星座计划。

2015年年底,中国电科关于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天象星座)重大工程专题工作会在北京召开。据天象卫星项目总设计师、中国电科首席专家、54所副总工程师孙晨华介绍,天地一体化信息网重大项目低轨接入网规划60颗综合星和60颗宽带星,采用星间链路和星间路由技术,实现极少数地面关口站支持下的全球无缝窄带和宽带机动服务。

2016年,航天科工集团提出“虹云工程”,计划发射156颗卫星实现全球组网。按照规划,整个“虹云工程”被分解为“1+4+156”三步。第一步计划在2018年前,发射第一颗技术验证星,实现单星关键技术验证,目前已经完成;第二步到“十三五”末,发射4颗业务试验星,组建一个小星座,让用户进行初步业务体验;第三步到“十四五”末,实现全部156颗卫星组网运行,完成业务星座构建。

2016年11月,中国航天科技公司宣布将在2020年建成“鸿雁星座全球卫星通信系统”。鸿雁星座包含一个移动通信星座和一个宽带通信星座,可以服务200万移动用户、20万宽带用户及近1000万的物联网用户,并在导航、航空、航海等领域提供综合服务。按照规划,鸿雁星座一期预计在2022年建成并投入运营,系统由60颗核心骨干卫星组成,主要实现全球移动通信、物联网、导航增强、航空监视等功能;二期预计2025年完成建设,系统由数百颗宽带通信卫星组成,可实现全球任意地点的互联网接入。

2018年,猎豹移动联合创始人、前总裁徐鸣创立银河航天,致力于通过敏捷开发、快速迭代模式,规模化研制低成本、高性能的5G卫星,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低轨宽带通信卫星星座。据悉,银河航天计划建造由上千颗5G通信卫星,在1200km的近地轨道组成星座网络,让用户可以高速灵活的接入5G网络。银河航天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徐鸣透露,低轨宽带通信卫星星座可以更好的对全球进行通信网络覆盖与升级,成为全球5G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想状态下,投入低轨道通信卫星的成本将有机会降到基站建设的1%。

写在最后

“北斗狂人”——中国北斗三号系统卫星总设计师林宝军曾经表示:“现在地面有光纤网,以后天上卫星和地面的互联网构成一个网络,这是未来必然的趋势。我认为中国一定要干。谁掌控了这张网,就掌控了未来的世界。”

毫无疑问,卫星互联网是未来科技的必争之地。目前来看,手机直连卫星的市场前景非常大,但手机的天线太小,灵敏度不够,接收不了卫星信号,因此目前任何一家卫星都还没有实现与手机直连。

iPhone 13能否带来惊喜?我们且拭目以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物联网智库”(ID:iot101),36氪经授权发布。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