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3日 19.1°C-20.1°C
澳元 : 人民币=4.81
阳光海岸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由国丈变成开国君,杨坚离不开此两牛人相助,为何两人命运却迥异

2017-09-18 来源: 飘雪楼主的历史课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话说周宣帝生前最宠爱的两位宠臣是郑译和刘昉。周宣帝突然病逝后,郑译和刘昉为了“前途”着想,力推国丈杨坚为摄政王。结果杨坚夺取实权后,过河折桥,“雪藏”了郑译和刘昉,却打造了李德林和高颎这对双子星座。

由国丈变成开国君,杨坚离不开此两牛人相助,为何两人命运却迥异 - 1

正是靠李德林和高颎,杨坚平乱了宇文家族及国内反对势力的反叛,迫使年幼的周静帝让位于自己。公元581年,杨坚建立了隋朝,他便是隋朝开国皇帝,年号开皇。

随后为了“强宗固本”,杨坚马上对杨氏家族进行了分封:封弟弟杨慧为腾王,杨爽为卫王;封长子杨勇为太子,次子杨广为晋王,三子杨俊为秦王,四子杨秀为越王,五子杨谅为汉王;封侄儿杨静为道王,侄儿杨智积为蔡王。当真做到了任人唯亲。内部分封完毕,接下来轮到文武百官的分封了,高颎尚书仆射兼纳言,而李德林内史令,成了朝中真正的实权派。

而“功臣”郑译和刘昉两人却依然被“雪藏”,竟然榜上无名。

由国丈变成开国君,杨坚离不开此两牛人相助,为何两人命运却迥异 - 2

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眼看这样下去,永无出头之日,刘昉首先坐不住了,他平地一声雷,怒吼道:杨坚,你这样对我不公平。

他的叫声很快就得到了同样认为“不公平”的两个人的遥相呼应,这两个人便是随先锋元帅韦孝宽最早参与对付反叛杨坚的枭雄尉迟迥的两员将军:梁士彦和宇文忻。两人因为在中途一度传出叛变风波,后来经“钦差大臣”于仲文的攻心而消除了疑虑,安安心心地参与了与尉迟迥的最后大决战,并且两员骁将在战场上奋勇当先,起了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因此,按理说他们两个也算是功臣了,但杨坚对这两人心存芥蒂,认为心术不正的人不适合在朝中当大官,因此,给了他们两个空有头衔却毫无实权的“虚官”。这样一来,两人肯定对杨坚不满了。

由国丈变成开国君,杨坚离不开此两牛人相助,为何两人命运却迥异 - 3

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三位“同病相怜”的人很快走到一起,组成了“愤青三人组”。

“愤青三人组”刚开始还是像愤怒的青年一样,停留在“愤青”层面,然而,随着“愤青” 升级,他们很快就决定“爆发”—造反。甚至三人还达成如下共识:事成之后,梁士彦当皇帝,刘昉当丞相,宇文忻当将军。

应该说想法是很美好的,甚至连未来都规划好了。然而,摆在他们前面的问题是,梁士彦和宇文忻的兵权早被杨坚收回,想要造反,军队从哪里来?不可能再去组织和招募军队吧。

既然“明”着干不行,那么,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来“暗”的。派杀手把杨坚暗杀掉,这无疑是最隐秘最实惠的方式。然而,这个难度同样很大,不说杀手很难找,杨坚自从宇文招 “鸿门宴”鬼门关走了一趟后,早已草木皆兵,防卫工作当真做到了“武装到了牙齿”的地步,因此,“愤青三人组”即使花重金请来绝世杀手,也突不破杨坚的“金钟罩”。

由国丈变成开国君,杨坚离不开此两牛人相助,为何两人命运却迥异 - 4

明的不行,暗的也不通,那该怎么办啊。“愤青三人组”坐在一起又开始愤青了:难不成要来邪的?

就在这时,三人的异常举动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这个人便是“皇帝”梁士彦的外甥裴通。梁士彦一心想当皇帝,裴通很快就知道了,然而,他却不这么认为,他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怎么看梁士彦都是草包一个,没有一点真龙天子的气象,因此,眼看梁士彦一天天沉沦下去,他心里急啊。他不是急梁士彦造反能不能成功,而是急城门失火,泱及鱼池,如果舅舅造反失败,他这个做外甥的脱不了干系,他的整个家族也脱不了干系。

由国丈变成开国君,杨坚离不开此两牛人相助,为何两人命运却迥异 - 5

情况危急,裴通不再犹豫,做出了大义灭亲的举动:走揭发的路,让舅舅去死吧,保全家人。

接下来的进程就毫无悬念了,“愤青三人组”很快就成了杨坚的“阶下囚”,然后便是斩首示众。

接下来轮到杨坚作秀表演了,他首先追封“愤青三人组”为“殉国三烈士”。然后下令“宽恕”和“优待”三位“烈士”家属。再然后,他亲自披麻戴孝为三人进行了厚葬,最后才是动真格的—对三人进行了抄家,没收来的家产全部充公。杨坚如此猫哭耗子假慈悲,目的不言而喻就是恩威并施,以儆效尤。

由国丈变成开国君,杨坚离不开此两牛人相助,为何两人命运却迥异 - 6

和刘昉不得善终的悲惨命运相比,“洁身自好”的郑译的待遇就好多了。愤青三人组在研究明的和暗的方式来对付杨坚都行不通时,无师自通的郑译独自玩起了“邪的”—巫蛊。他不像“愤青三人组”总是爱停留在光说不做的愤青层面,而是马上就付诸行动。请来道士,郑府整天香火缭绕,好不热闹。

结果同样引起了个别“游手好闲”人士的关注,随后引起了别有用心人士的关注,最后引起了隋文帝杨坚的关注。

由国丈变成开国君,杨坚离不开此两牛人相助,为何两人命运却迥异 - 7

结果东窗事发了。杨坚这一次给他的判罚却让他大出意外,非但没有要他的命,而且还赏给他一本书,一本《孝经》。用杨坚的话来说就是,你之所以误入巫盅这条邪道,就是平常看书看得太少的缘故。都说活到老学到老,我现在送你这本《孝经》,希望你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最终参悟个中玄机。

由国丈变成开国君,杨坚离不开此两牛人相助,为何两人命运却迥异 - 8

郑译果然从此大彻大悟,熟读《孝经》三百遍后,马上进行了乐律的进修,最终把自己与生俱来的音乐细胞发挥得淋漓尽致,创作出了《乐府声调》这样的绝世佳作。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郑译感叹着“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