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8日 10.2°C-14.0°C
澳元 : 人民币=4.8
阳光海岸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史双元丨说“画龙点睛”与“信息赋能”——兼谈高考作文命题(组图)

11天前 来源: 凤凰大语文 原文链接 评论2条

史双元丨说“画龙点睛”与“信息赋能”——兼谈高考作文命题(组图) - 1

说“画龙点睛”与“信息赋能”

——兼谈高考作文命题

史双元

以下是我自说自话、自命题自写作,也就是“自嗨”的一篇作文。也希望对逐步“死水”化的高考作文带来一丝涟漪。

“画龙点睛”,是中华民族在管理学上的一个重要贡献,其核心理念是:在创造神奇对象物的时候,需要由人类来把控关键部位,即使处理的是虚拟对象,在人类“赋能”的时候,也不能完全放任自流。

“画龙点睛”这个典故,一般词典都说源自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据传,南朝梁代的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墙上画了四条龙,但没有画上眼睛。人们问他原因,他回答说,一旦点上眼睛,龙就会飞走。围观者嘲笑他“吹龙”(“吹龙”典故见《太平御览·鳞介部》卷一引《抱朴子》载)。张僧繇无奈点上眼睛,壁上龙果然腾空而起,飞入天空。这一故事说明了关键细节在艺术作品中的重要性,体现了古代艺术家对创造活动的哲学思考。这个故事还说明,围观者总是不怕事大,还不负责任,古今一律。

其实,类似“画龙点睛”情节的故事,可以追朔到晋·王嘉《拾遗记》卷四“始皇元年”条载:“又画为龙凤,骞翥若飞。皆不可点睛,或点之,必飞走也。”希望词典编撰者查核修改。

好,此处不做古籍考证,回到当代社会。我们可以按照当代科学理论来解读这个故事:画龙的“赋能”过程是一种信息添加过程,按照现在AI大模型的生成原理,“信息赋能”是一个逐步累积的过程。当信息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引发质变,达成“奇点”,类似于物理学中的“相变”理论(phase  transition  theory)。科学家们担忧的“奇点”即是这种质变的一个例子。“奇点”假设指的是人工智能通过自我改进达到一定程度后,其智能水平将超越人类。现在,很多科学家都在担忧,机器人大模型在不断扩大阅读量,也就是“信息赋能”的过程中,也许或达到一个“奇点”,产生飞跃,机器人产生自我意识,人类被自己的创造物控制,成为机器人的奴隶。

史双元丨说“画龙点睛”与“信息赋能”——兼谈高考作文命题(组图) - 2

当前AI技术的大模型自我学习和优化能力,已经展现出令人惊叹的进步,但也带来了控制风险。这个认识是科学家高纬度忧患,不是杞人忧天,不是迷信,而是基于对技术发展的理性预测。

为了避免AI技术失控,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些控制措施。例如,开发可解释的AI(Explainable AI, XAI),使AI系统的决策过程透明化,便于人类理解和监督;制定严格伦理规范,确保AI发展遵循道德准则;建立法律框架,规范AI的应用和发展,这些措施旨在保持人类对AI的掌控权。

人类对当下“信息赋能”危机预管理的思想赞叹有加,那么,为什么不能说“画龙点睛”就是早期“控制赋能”的初级思维版呢?

另外,对于“画龙点睛”这个艺术哲学的第二层级思考可以表述为:“画龙点睛”的理念在现代管理学中同样适用。企业管理中的关键决策往往决定企业的成败。优秀的管理者善于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决策,这与画龙点睛中的“点睛”异曲同工。在复杂的管理系统中,找到并把握关键因素,进行精准控制,可以大幅提升整体效能。例如,在项目管理中,关键路径法(Critical Path Method, CPM)就是一种典型的“画龙点睛”应用。通过识别关键路径上的任务,并集中资源优先完成这些任务,可以有效控制项目进度,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以上是“准高考作文”,只是超过了800字。

史双元丨说“画龙点睛”与“信息赋能”——兼谈高考作文命题(组图) - 3

高考作文命题永远是一个有趣而有毒的话题,因为在互联网时代,任何人都“有缘置喙”,而且,不到骂痛快了不罢休,所以,类似上世纪五十年代出现的“雨霁”那样漂亮的高考作文题目,像宋代画院那种“踏花归去马蹄香”这样“才华必须全绽放”的考试题目再也见不到了,现在的高考作文题都是大同小异、不痛不痒的一些阅读命题,形成另一种僵化的自由发挥。

我认为,可以考虑全民出题,存入大数据,由机器人筛选备用,很可能成为一个热门行业,并为经济赋能。

关于中华智慧神灵动物的故事,请各位读者关注即将由江苏凤凰出版社出版的《诗中有灵:古人眼中的动物朋友》。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2)
随遇而安的人
随遇而安的人 10天前 回复
AI使用的半导体晶片的产生~其基础都是人类进行设计如果和成人类的思维以及判断以及决策~机器人头脑的最终,控制权思维还是在人类的掌控之中…人们害怕仅仅因为向俄罗斯普京那样的狂人运用18纳米以后的偷起来的芯片组装的S400去攻击侵略别的国家…这才是人类需要担心的!
随遇而安的人
随遇而安的人 10天前
文明的台积电中国宁波人张忠谋和黄先生组合的已经使用三纳米,四纳米,五纳米他将改变工业革命的进程……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