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9日 10.2°C-10.7°C
澳元 : 人民币=4.82
阳光海岸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当我们老去怎么办?未来和现在的养老问题(图)

11天前 来源: 自由亚洲 原文链接 评论5条

本文转载自自由亚洲,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我们来聊聊一个最近引起热议的话题:中国城镇居民养老金基本账户将于2035年耗竭。

当我们老去怎么办?未来和现在的养老问题(图) - 1北京市一处购物中心外的一对老夫妇,摄于5月19日。

“无钱养老”:2035或更早

2024年5月底,一则消息成为境内外媒体争相报道的热点。据中国社科院估计,中国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将于2035年耗尽。这还是建立在目前的退休人数和缴费金额基础上的。而未来十年将是中国老龄化加速的阶段,将有三亿人退休。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乃至萎缩的势头也日益明显。这让许多70后80后开始担心,“等到我们退休了怎么办”的问题。虽然央视赶紧跑出来辟谣,说什么“养老金账户总共还有6万亿,其中3万亿从来没有动过,充足得很”。但这显然是答非所问、避重就轻的回应,大家都知道根根据“辟谣就是确认”的人民群众一贯经验,看来养老金账户是真的有问题了。的确,现在的年轻人中,拒绝缴纳养老保险已经成为一股潮流,难怪央视要着急下场灭火了。

实际上,这种压力在眼下就已经出现,体现为正在工作的人要缴纳越来越多的养老金。今年2月,很多深圳市民发现自己的工资收入减少了好几百块。这是因为自2024年1月1日起,深圳市社保缴纳基数由2360元上涨至了3523元。实际上,由于年轻人口多,加上经济上有特区立法作为支持,深圳已经是各大城市中社保缴费基数压力最小的。深圳的社保缴费基数是广东全省平均工资的40%。而众所周知广东是个发展极其不平衡的省份,收入水平跟西部欠发达地区相当的非珠三角地区大大地拉低了平均工资水平,全省平均工资比深圳市的低了40%以上。其他大城市就没有这么轻松了,比如成都的缴费基数是全市平均工资的50%,为4246元。

几乎是全世界老龄化最严重、人口出生率最低的大城市上海就更加可怕了,社保缴费基数是全市平均工资的60%,高达7310元。这个数字是上海市最低工资2690元的270%,意味着如果一个企业招聘了一个拿最低工资的人,按照养老金个人缴纳8%,企业缴纳10%的标准,他每个月要把工资收入的两成多交养老保险,如果加上医保、失业保险,他的社保缴费就要占去收入的接近三成。企业的负担更沉重了,给他缴纳的社保就超过了他的工资,相当于企业招聘了两个人。“

按照规定,社保缴费基数与上一年社会平均工资挂钩,每年随着工资的上涨水涨船高。但“平均”经常被小部分高收入群体拉高,“中位数”才是真正的“社会中间水平”,这一统计规律在贫富差距巨大的中国体现得更为突出。这让许多小微企业员工、“灵活就业”群体承担了最重的社保负担。社会保障在大多数国家都是用来调节贫富差距的,而在中国却成了一项“累退税收”,收入越低的群体承担越重的负担。更加糟糕的是,很多企业为了减轻负担,甚至把很多员工踢出了正式雇佣体系,用劳务派遣和外包员工取代正式员工。这很有可能造成了社会平均工资的“虚假上升”。

作为应对,大量低收入群体已经采取了拒绝缴纳社保的方式。财新网近期的一篇专题报道中就采访了几位便利店店员、临时舞蹈演员之类的中低收入或临时就业人群,他们要么表示“退休还早,这点工资拿到手更实在”。也有部分年轻人表示“我爸妈在老家退休一个月才三四千块钱,我交的养老金比他拿到手的还多,为什么不直接把钱给他们呢?”这又引出了中国养老体系的又一个大问题:代际间、体制内外、城乡、地区间都存在极度的不平等。

体制内外冰火两重天

体制内外的养老金水平存在天壤之别的差距。中国政府称,为缩小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和企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差距,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更是维持连续十年10%的调涨幅度,退休金从700多元上升至2015年的2000多元,增长3倍。但自2016年起,基本养老金调涨幅度进入下行周期,至2023年创下3.8%新低。更不公平的是,与企业职工不同,长期以来,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无需缴纳养老保险费用,到龄退休后按月领取养老金,依赖财政补贴,大致与退休时工资挂钩:退休时工作满35年的,按90%计发;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替代率至少可以达到80%。

中国的养老金本来已经够低的了,2021年平均替代率约为48.2%,即养老金发放水平只能达到退休前收入的48.2%。考虑到这一数字已经被体制内人员大大拉高了,企业替代率只能更低。中国从2014年10月开始,宣布养老金“并轨改革”,并设置了十年的窗口期,二者的差额按照退休年份加发一定比例,10年过渡期中,每新增一年加发10%。距离并轨“撞线”还剩半年,二者待遇差料将大幅缩小,不过并轨后不意味着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养老待遇的完全趋同。说是并轨,但实际上中共为了维护体制内的基本盘,仍然给这些人的养老待遇以优先倾斜照顾。一方面,机关事业单位缴费的合规程度与稳定性更高;另一方面,机关事业单位的职业年金具有强制性,企业年金则缺乏自动引入机制。为了配合并轨改革平稳过渡,保障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待遇不明显下降,机关事业单位员工2015年就开始享受职业年金保障,由单位和个人分别按照单位工资总额8%和本人工资4%缴费。退休后,可一次性购买商业保险养老产品或按照退休时对应的计发月数领取待遇标准。

中国社科院2021年的一项研究数据显示,100%的公务员和60%左右的事业单位人员加入了职业年金制度,企业年金发展17年仅覆盖约2800万人。受上述因素影响,中国整体养老金替代率偏低。纵向比较,国际劳工组织认为55%是养老金替代率的国际警戒线,若低于该数值,退休者生活水平将严重下降;世界银行则建议要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不下降,需不低于70%。广大企业员工只有40%不到的养老金替代率实在有点可怜,若自己积蓄不够,将可能引发严重的生存危机。二者实际发展的背离,或许超出制度设计最初预想——职业年金的建立反而带来了不同群体之间新的待遇贫富差距。经过所谓的改革,体制内外的待遇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被扩大了。这也给如今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考公增加了一个别样的注脚。

当然我们千万不要忘了,在这之外还有中国最惨的一群老人。在2010年代之前,中国的农民是没有退休一说的——当然至今在统计上农民依然是不会失业不会退休默认工作到死的终身劳动力。后来终于有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又在2014年合并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这一保险覆盖了5亿人口,绝大部分都是李前总理口中“月入不到一千”的人群。这个群体老了以后可以领到多少钱呢?目前的中央政府制定的最低标准是每月123元,地方政府可以适当提高,再加上个人缴费部分发放。但“城乡养老保险”参保人多数是只能选择最低档次缴费的低收入人群,所以结果也是非常惊人的——2022年,农村老人等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领取人每月仅能拿到204.7元,是企业职工退休者的十五分之一,机关单位退休者的三十分之一。著名网红户晨风在成都街头随机访问到的阿婆,每个月只有一百多块养老金收入,几乎从来没吃过肉,这在很多地区的老人中绝非罕见。农村老人养老,很大程度依然要依靠儿女赡养。但儿女务农和打工的收入养活自己和下一代已经困难,能给老人赡养看病的钱所剩无几。所以在很多地区农村,老人自杀现象已经成为一种见怪不怪的“习惯”,所谓“水儿子”“药儿子”“绳儿子”,成为这“盛世”一道浓重的阴影。

延迟退休、延长缴费年限:最后招数?

即使是这样低的保障水平,由于人口快速老龄化,年轻劳动力数量呈加速下降态势,中国养老保险基金账户的耗竭已经是越来越近的事情了,而且很大概率要明显早于社科院预估的2035这个时间点。在这种状况下,延迟退休年龄就被越来越频繁讨论了。中国目前法定退休年龄为女工人50岁,女干部55岁,男职工60岁。由1951年颁布的《劳动保险条例》确定,职工养老保险15年的最低缴费年限诞生于1997年,一直沿用至今。现在看来这一年龄标准实在是有点太低了,毕竟1951年中国的人均寿命还不到40岁…为啥到处都是广场舞阿姨?机关单位50岁退休拿着年轻人缴的平均6000以上的退休金的阿姨们可以跳二三十年甚至更久的广场舞,这实在是有点一言难尽…

放眼全球,中国现行退休年龄已处于几乎最低水平。整体上发达国家的法定退休年龄普遍在65岁以上。比如美国目前的退休年龄就介于66到67岁之间。同时实行弹性退休制,若选择延迟退休,每延迟一年,养老金可增加8%。如此计算,年满70周岁退休时,月退休金将最多可额外增加30%。同时为保证老年人不被社会就业环境“挤出”,各国纷纷出台配套措施。全世界老龄化最严重的日本就规定企业必须采取提高退休年龄、废除退休制度、或引进返聘制度这三种方案中的任意一种,以确保员工能工作到65岁。

但不论从哪方面看都势在必行的延迟退休喊了这么多年,却难产至今,据人社部知情人士透露,还是“考虑到社会阻力和条件尚不具备”,无法公布执行。所谓“社会阻力”,当前最主要的恐怕还是年轻人就业的压力。特别是人人艳羡的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国企之类香饽饽,老人一下子都能多干个五年十年,那就少了好多坑给刚毕业的青年人。在中国全面陷入就业内卷困境的当下,这一决策在短期内确实会压力山大。和发达老龄化国家普遍的劳动力紧缺不同,未富先老的中国,还得认真面对同时存在的严重的就业问题。

与推迟退休年龄相辅相成,最低缴费年限的延长也似乎板上钉钉。职工养老保险15年的最低缴费年限早在1997年即被确立。当时为了配合国企改革,并且老龄化压力较小,这一标准很低。在当下养老保险覆盖面广、老龄化加速的情况下,就越来越显得捉襟见肘,许多人也有“满十五年就不缴了”的小算盘。但如果延长到20甚至30年,也有可能会造成许多年轻人考虑到“养老金以后反正要耗竭,交那么多年钱才能领还不如把钱自己省下来”的心态,反而加剧养老金账户的困难。

核心问题:生无可恋

问题重重,而且似乎每个问题都很严重又接近无解的中国养老体系,本来倒也不算是中国一家独有的问题——几乎所有发达国家的养老金系统都被专家预言了一个不算很远的“崩溃时间”。但这个问题的确在东亚地区显得特别严重,因为这里有全世界最低的出生率和最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先是日本,再是韩国台湾,最后是中国,大家都走向了“那一代建设国家的人老了,然后他们占用了所有的资源养老,让年轻人躺平”的内卷黑洞。当然中国的确是这里面问题最要命的一个,因为它最低的人均收入,最不平等的分配体系,让更多的人口等不到养老金耗竭,就要面临老无所依的绝境。

本文转载自自由亚洲,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5)
婷婷祎婷
婷婷祎婷 11天前 回复
祖国强大了,人代提案取消落后的5险一金,人大立马通过符合人民期望。从此CCP全过程小康社会,没有退休养老医疗问题。剩下是煽颠罪。
soosoosoo
soosoosoo 11天前 回复
2034年国家印几万亿钱放到养老金不就有钱了? 瞎操心!
carol坤子
carol坤子 11天前 回复
别扯上日本韩国台湾,**又想推卸责任,人家发展经济积累财富养老的时候你还在搞阶级斗争呢,艰难探索要付出代价的
Q-不叫q姐
Q-不叫q姐 11天前 回复
未富先老, 经济滑坡、和西方国家搞僵了关系, 加上年轻人不愿意生育,社会保障资金快耗尽、以后养老是个极其危险的问题
musiclass3
musiclass3 11天前 回复
只生一个好,政府来养老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