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6日 13.0°C-15.1°C
澳元 : 人民币=4.79
阳光海岸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争议开了!国际专家各抒己见,核废水有多恐怖?有害成分是啥?排放后海鲜还能吃吗?(组图)

2023-09-02 来源: 最英国 原文链接 评论9条

日本从上周四开始向海洋排放来自被毁的福岛核电站经过处理的放射性废水,引起广泛的国际关注。

周四排入太平洋的废水是计划在未来30年排放的100多万吨废水中的第一批。日本政府和运营核电站的电力公司承诺,这些水对人类是安全的。

这引发了大众对海鲜的深切担忧:寿司、生鱼片和其他产品是否仍然安全?海鲜还能吃吗?

争议开了!国际专家各抒己见,核废水有多恐怖?有害成分是啥?排放后海鲜还能吃吗?(组图) - 1

不仅在中国,在我们的邻居韩国,这一话题也引发热议。在韩国首尔鹭梁津水产市场,鱼贩协会挂出标语,呼吁消费者不要过度恐惧。

争议开了!国际专家各抒己见,核废水有多恐怖?有害成分是啥?排放后海鲜还能吃吗?(组图) - 2

“我们的海鲜很安全!”

“让我们充满信心地消费!”

“不要用未经证实的错误观念和夸张来制造焦虑!”

52岁的柳慈奉(音)在这个该市最大的市场上出售新鲜的大比目鱼、黄花鱼和鲷鱼,他说,在日本排水前一天,有很多顾客涌来。

“然后就没人了,”他说。“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氛。”

争议开了!国际专家各抒己见,核废水有多恐怖?有害成分是啥?排放后海鲜还能吃吗?(组图) - 3

在首尔,围绕鱼类和海产品的焦虑、以及为何食用这些产品依然绝对安全的争议达到了高潮。

在香港一家著名寿司刺身餐厅,餐厅经理伊凡表示,最近店里的预订量下降了一半:“大家似乎失去了信心。”

60岁的他用手指敲了敲账簿表示,他准备用挪威三文鱼、加拿大海胆和其他进口产品取代日本产品的供应。

核废水

最受关注的有害物是什么?

争议开了!国际专家各抒己见,核废水有多恐怖?有害成分是啥?排放后海鲜还能吃吗?(组图) - 4

在这件事情上,有两种放射性物质备受瞩目——氚(tritium)和碳14(Carbon-14)——它们分别是氢和碳的放射性同位素,两者均难以从水中分离,而同时也常见于大自然,甚至是人体。

其中氚尤其受关注,含有氚的水可称为氚水(tritiated water)。

我们都知道元素周期表排第一位的是“氢”(化学式:H或1H),不过学过中学化学的朋友应该都记得,氢还有三个同门“兄弟”:氕【piē】、氘【dāo】、氚【chuān】,化学式分别为:1H(氕,H),2H(氘,D),3H(氚,T)。

争议开了!国际专家各抒己见,核废水有多恐怖?有害成分是啥?排放后海鲜还能吃吗?(组图) - 5

量度氚等物质放射性浓度的单位为贝克勒尔(Becquerel; Bq,又译贝克勒或贝可勒尔,简称贝克),在水而言,其量度单位为贝克/每公升(Bq/L)。

水(H2O)是由氢(H)和氧(O)两种元素组成,含氚的水(T2O)称为“超重水”。因为氚是氢的同位素,属于原子层面,同位素分离的难度巨大,就像从三胞胎里分辨谁是老大、老二、老三。

并且,处理也需要专业设备,去除成本极大,所以,巨量核废水中的氚更是难以去除的。

郑州大学教授李顺义指出,核废水排入大海十年以后,整个太平洋将会受到全部的污染。它如果存在人的体内,就可能导致“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对人的遗传基因有重大的影响。

核废水

最先流向美国加拿大

争议开了!国际专家各抒己见,核废水有多恐怖?有害成分是啥?排放后海鲜还能吃吗?(组图) - 6

核污染水中的核素首先是通过洋流扩散;因此我国专家分析称,日本的排核污染水对我国近海渔业影响很小。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副教授周仲元介绍,根据北太平洋洋流图,从排放当天开始算起:

核污染水将随日本暖流向西北方向漂流,并随北大西洋暖流率先抵达加拿大海域,随后扩散至美国西海岸海域,最后经北赤道暖流,抵达台湾海域并进一步扩散至中国东海海域。

这个过程时间很长,且近海有来自内陆河流的河水注入,进一步减小了影响。

对于核废水问题

国际专家怎么看?

争议开了!国际专家各抒己见,核废水有多恐怖?有害成分是啥?排放后海鲜还能吃吗?(组图) - 7

对于核废水的解读,各路专家各抒己见,主页君为大家整理部分,欢迎讨论。

国际原子能机构8月24日说,其独立分析显示,日本福岛正在释放的稀释废水的氚含量“远低于每公升1500贝克勒尔的操作限制。”

放射学家

放射防护学会会员、特许放射专家 Paul Leonard 教授表示:

“核电站获准在基于辐射风险国际标准的规定限制内运行。拟议的福岛氚排放是在适当的条件下进行的,从放射学角度来看,对公众和海鲜的环境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应继续进行适当的海鲜监测以提供保证。”

物理学家

奥克兰大学物理学高级讲师 David Krofcheck 博士认为:

“福岛核电站当前过滤的含有氚原子的冷却水的释放不会造成身体上的有害影响。氚是我们正常环境背景辐射的一部分自然产生的,它通过雨水或河流进入世界海洋。所释放的水每升中的氚含量比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饮用水要少七倍。多国正常运行的核电站已向北太平洋释放了更多的氚。

“相比之下,在释放第一批水之前,应检查是否存在致癌核裂变同位素铯 137、锶 90 和碘 131。这些同位素在 2011 年灾难期间和灾难发生后不久沉积到福岛水域,造成了海鲜中的放射性以及随后的捕捞禁令。”

澳大利亚科廷大学物理与天文学教授奈杰尔·马克斯:

“日本已经开始将福岛核电站处理后的废水排入太平洋,听起来确实很糟糕,但事实并非如此。类似的释放已经在世界各地发生了六十年,并且没有发生过任何糟糕的事情。

“福岛水中的放射性几乎全部是氚,一种氢。按规模计算,太平洋含有8400克纯氚,而日本每年会释放0.06克氚。极少量的额外辐射不会造成任何影响。在距出海口几公里处捕获的珍贵的海鲜所含的氚辐射相当于咬一口香蕉。

“反对这一方案的同时,提出了的其他替代方案其实都是不切实际的,经不起科学审查。事实上,几乎所有东西都具有放射性,包括太平洋,氚仅占总放射性的 0.04%。尽管存在争议,但海洋释放是福岛唯一可行的选择,并且已采取一切可能的步骤来选择考虑所有因素的最佳决定。”

活性金属专家

布里斯托大学塞拉菲尔德英国铀和活性金属专业中心材料学教授兼学术带头人汤姆·斯科特教授表示:

“从我的角度来看,这确实是技术上正确的决定。

“研究了其他替代方案,例如钻孔注入、持续储存等。但最终,每升水实际排放的氚量极低,因此对环境和人类造成的风险极低。当氚释放到太平洋中时,氚被进一步稀释到广阔的水域中,并很快达到与正常海水没有明显区别的放射性水平。因此,它造成的风险非常小,而且由于放射性半衰期相对较短(12/3 年),风险本身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这意味着氚的量(以及风险)不断减少。

“要记住的一个关键点是海水已经含有少量的氚。氚是在高层大气中自然产生的少量氚,并通过降雨进入海洋,其中一些大气氚也是核武器试验中残留的。

“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氚造成的感知风险远远高于真实风险。部分原因是沟通不畅。”

澳大利亚辐射研究专家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辐射研究、教育和创新中心主任、托尼·胡克副教授说:

“世界范围内已经并正在发生从核设施向水道释放氚的行为,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对环境或人类健康产生影响。我相信他们拥有健全的辐射管理计划,该计划已得到国际原子能机构、日本核管理委员会以及世界各地其他辐射防护机构的批准。

“我认为,随着福岛核电站周围环境可能进行全面的独立监测,这将有望缓解围绕这一问题产生的一些恐惧。”

托尼·欧文、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名誉副教授、澳大利亚悉尼分部核工程小组工程师主席:

“人们有一种可以理解的看法,即所有放射性物质无论何时何地都是危险的,特别是液体废物,但并非所有放射性物质都是危险的。福岛的废水排放只含有无害的氚,并不是一个独特的事件。60 多年来,世界各地的核电站一直正常排放含氚水,没有对人类或环境造成危害,大多数排放量都高于福岛计划每年 22 TBq 的水平。

“相比之下,韩国古里核电站 2019 年向英吉利海峡排放了 91 TBq,是福岛计划排放量的四倍多,法国拉海牙后处理厂2018 年向英吉利海峡排放了 11,400 TBq,是福岛核电站总排放量的 12 倍多。

“重要的是,国际原子能机构 (IAEA) 对排放程序和设备进行了独立、透明的审查,其 2023 年 7 月发布的综合报告确认,排放对人类和环境的放射性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环境。原子能机构将持续驻守现场,独立监测排放情况。

“大气中产生的氚比核反应堆产生的氚还要多,然后它就会以雨的形式落下。日本每年以降雨形式降落的氚数量是排放量的十倍。福岛放射性水的排放限值是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标准的1/7。”

“世界各地都有类似的排放,并没有发生事故;与海洋中已经存在的辐射相比,额外的辐射是微不足道的。”

澳大利亚科廷大学的物理学和天文学教授奈杰尔·马克斯表示,

在这两年里,日本当局和国际科学界未能有效地就排放问题进行科学沟通,也未能解释为什么它对公众健康的风险极低,这是日本的一大失误。

海盐、海鲜

还能正常食用吗?

争议开了!国际专家各抒己见,核废水有多恐怖?有害成分是啥?排放后海鲜还能吃吗?(组图) - 8

自2011年福岛核事故后,我国已经对日本进口食品出台较为严格的检测标准。进口日本部分地区食品、饲料等要提供日本政府出具的放射性物质检测合格的证明与原产地证明;

各地检验检疫机构要对进口的食品进行放射性物质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口。

2012年至今,食品中放射性物质监测工作已纳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范畴。所以,大家既要保持警惕,也不必过度担忧,我们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的海鲜,基本都符合国家检测标准,可以放心食用。

争议开了!国际专家各抒己见,核废水有多恐怖?有害成分是啥?排放后海鲜还能吃吗?(组图) - 9

对于人们关心的餐桌上的海产品,在周仲元看来,我国沿海捕捞产量较高的鲐鱼、竹荚鱼、鳗鲡、太平洋褶柔鱼、远东拟沙丁鱼、秋刀鱼等或将受到影响,

“这些渔业资源的洄游路线经过日本沿海时会受到福岛核污染水排放的影响,鱼类若受到持续的放射性污染,会导致其繁殖力下降,品质降低,影响其持续发展甚至影响全球的鱼类迁徙。”

但从短期来看,周仲元提醒道,人们不必对海产品陷入恐慌。

“就食用海产品来说,产地很重要。我国已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来自远海、我国近海的海产品仍然可以放心食用,海产品在我国上之前一定经过严格的检测,如果超过安全标准,国家相关部门也不会允许进入市场。”

近日,韩国海盐需求量激增。受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计划等影响,韩国部分消费者和零售商开始囤积海盐。

对此,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晏玱表示,我国食用盐与韩国不同,主要来自井盐,不会涉及污染区域,居民不用过度囤盐。

但是对于远洋渔业,专家建议,核废水的影响可能相对较大,我国的远洋渔场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海域,其中西北太平洋海域也是核废水排放后首先受到污染扩散的海域。

因此,在选择和食用海鲜时,我们应该注意其产地和种类,并根据相关标签和信息进行判断。

对此,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补充道,“讨论日本‘排污入海’的影响,关键问题在于放射物质在海洋中的浓度,其实有待进一步监测和研究。”

马军介绍说,好在中国对核辐射的监测安全网已织就30年,截至去年,全国已布设32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环境γ辐射剂量率连续自动监测,23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环境γ辐射剂量率累积监测;

争议开了!国际专家各抒己见,核废水有多恐怖?有害成分是啥?排放后海鲜还能吃吗?(组图) - 10

水体监测包括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七大流域和浙闽片河流、西北诸河、西南诸河及重要湖泊(水库)的地表水监测,33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监测,31个城市的地下水监测,沿海11个省份的近岸海域海水和海洋生物监测。

关键词: 福岛核废水海鲜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9)
土澳居民bQxY2
土澳居民bQxY2 2023-09-02 回复
海洋排放是唯一选项就是最大的谎言。日本只是选择最便宜的。有很多种方式可选,就是不听。而且那都是被核燃料棒泄露污染过的水,不是核冷却水,不是一码事。
FCCP
FCCP 2023-09-02 回复
事实是数据经过国际专家检验,证明没有问题!任何没有数据的声称全是诽谤!
ituki11
ituki11 2023-09-02 回复
符合标准就让这些专家多吃点
Mike201712
Mike201712 2023-09-02 回复
是核污染水不是核废水!
Irene_宝宝
Irene_宝宝 2023-09-02 回复
这个废水的排放太不负责任了!怎么能让它对海鲜的安全造成威胁呢?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