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0日 11.8°C-13.6°C
澳元 : 人民币=4.84
阳光海岸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难受!华人自述确诊经历:花了至少2万多人民币,防疫小达人都难抵病毒入侵…(组图)

2022-04-06 来源: 新西兰中文先驱 原文链接 评论8条

对于新冠疫情,新西兰的华人非常重视,居住在奥克兰的华人大哥David可以说是一名防疫小达人,先是从国内买来了N95口罩、制氧机、血氧仪,甚至防护服,花了至少2万多人民币。

平时生活也非常注意,但没想到,最近,他还是中招了……

昨天,他向中文先驱网讲述了自己感染前后的经历,提醒大家还是要适当做一些准备,以防万一不慎感染了病毒后措手不及。

先从咳嗽开始的

3月25日,星期五,洗牙。 其实一开始并不是想着要去洗牙,而是牙疼,想着去治疗,结果没治疗拔了。牙医正好又给安排了洗牙,本来想要推后的,没想到前台说25日有空,于是就约上了。

3月29日,星期二,炒鸡肉丝,本想尝一下味道,结果被很烫的鸡肉卡在喉咙里烫了一会儿,这一烫干扰了往后几天的判断。3月30日,星期三,晚上睡觉开始咳嗽 ,非常小的咳嗽,频繁起来吐痰,喉咙干涩,但我还没往感染病毒的方向想。

确认中招了

3月31日,星期四,早上起来明显感觉喉咙发麻,想着可能是被鸡肉烫伤了,这几天早上喝茶,也给烫过,而且发现舌尖呈U字形发黑,一开始还以为吃过什么东西给染色了,用牙刷刷了几遍,没见黑色刷干净多少。

傍晚陪儿子去上高尔夫课,虽然穿上了外套,但还是给冷到打喷嚏,我想会不会是感冒了,因为这时的症状跟感冒一样,而且还有味觉和嗅觉,还能闻到吃过的酱骨架和洗手液里的酒精味。

晚上回来,我又连续打了几个喷嚏,我跟太太提议做个检测,太太却说别浪费了,毕竟试剂盒是她花了三十刀买回来的,本来是给女儿和儿子准备的,他们是高危人士。

难受!华人自述确诊经历:花了至少2万多人民币,防疫小达人都难抵病毒入侵…(组图) - 1

晚上八点多,我坚持要测,这一决定挽救了老婆和孩子们,不幸中的万幸。检测结果出来后,一开始我还以为没事,毕竟T那条红道不是很明显,但我看社交媒体上中招的疫情应对部长发的也是我这样的。

难受!华人自述确诊经历:花了至少2万多人民币,防疫小达人都难抵病毒入侵…(组图) - 2
(David第一次的检测结果)

(专家表示快速抗原检测中,T那条红线不管是清楚还是模糊,都把它当成阳性就好)

顷刻间,全家人都戴上了口罩,我立马收拾手机充电线牙膏牙刷睡衣转移到家庭隔离房,这里一开始是出租用的,后来决定不租了,想着万一哪天真感染了好有个预留空间,没想到真的赶上万一了。

晚上九点左右,住进了自家的隔离房后,我开始回想哪里出了问题——自打疫情扩散以来,我们就把生活变成从简模式,除了太太去超市、我去球馆外就没有接触过什么人了,在球馆是跟固定的搭档一对一隔着网打,而且每次中间休息时我都会给自己手部喷酒精消毒,进出球馆戴最高等级的口罩,这样维持了很长时间没出过问题。

不过3月28日周一早上,有位老球友带着家人跟我们打了一个小时双打,听起来她有点咳嗽,当时我心里还是咯噔了一下,这也可能是漏洞之一。太太在网上帮我申报时,按我当时的状况,网络自动推断为周一感染,这也很吻合,但我想牙医洗牙那里才是最大的可能,首先室内空间狭小还是密封空间,没有窗户,能感觉到空气不流通,从时间推算三天到五天的潜伏期也很吻合。

千防万防没想到还是有漏洞,本想着会是女儿先突破防线,结果是全家最紧张最谨慎的我自己先败下阵了。我经历过2003年非典而且还是在疫情中心,过安徽出差要过十八道防线。

知道冠状病毒的厉害,我一直对疫情都是非常重视的。其实说我是个防疫达人一点都不过分, 一开始高价国内来简易版口罩,后来专家说这个不行要N95才能防得住,又高价买了一批回来。

我还高价买了大功率准医用型制氧机和血氧仪,我还准备了上下分开式防护服,看起来没那么吓人那种,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估计不下两万人民币,全是中国淘宝买的。

难受!华人自述确诊经历:花了至少2万多人民币,防疫小达人都难抵病毒入侵…(组图) - 3
(David家买的制氧机)

在疫情比较放松的时期,我去超市和室内空间都还是老老实实戴口罩,一度还觉得自己是否太另类、会不会被别人鄙视,心理压力很大,不过还是顶着这种无形的压力选择戴上口罩。

不但自己谨慎对待,我还拉了一个群,发布一些当地疫情、疫苗宣传及药物研究动态等积极的信息,告诫群友重视病毒做好防疫,不要过早成为感染者,但没想到自己还是先感染上了。晚上11:41,除喉咙有点不适,意识清醒,状态尚好。

喉咙疼、打寒颤

4月1日,星期五,愚人节,真希望这个是愚人节的玩笑,笑一笑就散了。从凌晨时分开始,我明显感觉喉咙不适,有刺疼感,疼到连耳朵鼓膜都疼,耳道又痒又疼,而且持续有痰,要时不时起来吐痰,痰是白色的,跟口水差不多,偶有血丝。晚上没睡好,睡不着。下午,快速检测盒上的条红得发黑了,体温接近38℃,应该是病毒数量猛增了。喉咙非常不舒服,干涩得像被高度酒精烧伤一样,非常难受,吞咽口水也十分疼,时不时有痰呛在喉咙里。

难受!华人自述确诊经历:花了至少2万多人民币,防疫小达人都难抵病毒入侵…(组图) - 4
(David确诊第二天的检测结果)

上午联系了家医,护士回复了电话没得到什么实质性的帮助,她说药房会给我电话,但是药房没有联系我,最后还是决定自己备药。

4月2日,星期六,上午开始吐黄痰,下午却是吐的发黑的绿痰,连花清瘟已经吃了一天半了,很难说到底有没有起到作用,估计有比没有好的,毕竟什么药都不吃死扛是不行的。喉咙疼得厉害,还不停小咳嗽,每次吐痰都犹如针刺,不过感觉喉咙疼痛范围缩小了点。还尝试吃自制清水冰棍给喉咙降温止疼,有短暂的作用。我想自己打了三针疫苗还反应如此大,如果没打估计是不行了,疫苗虽不完美但起到作用了。

4月3日,星期日,凌晨三点先一阵发寒颤,停不下来,大概维持了半个小时,接着发烧到39.8℃,精神状态尚可,本想扛过去,太太建议还是吃Panadol,这两天来吃过两片这药,目的是让喉咙没那么疼,这也是远在加拿大的老哥们玩笑式提出的建议。吃了药总算是出了点汗,接着迷迷糊糊睡着了,总之睡眠质量非常不好,没多久就会咳嗽,得起来吐痰,不吐出来估计会给噎死。

为了吐痰方便,我干脆拿了一个大酸奶盒放床底,一个晚上大概能产生三四百克,沉甸甸的。早上起来,感觉精神状态尚可,刷了个牙,洗了个澡。三天没洗澡,头发都起油了,洗完后感觉好多了,喉咙虽然还疼但没周五周六那样疼了,吞咽也好多了,可以比较正常地喝水了。我又可以巡视我的菜园子了,发现这几天没人帮忙浇水,菜苦兮兮地长着。

难受!华人自述确诊经历:花了至少2万多人民币,防疫小达人都难抵病毒入侵…(组图) - 5
David家的园子

我摘下了柠檬树上唯一一颗成熟的柠檬,泡了柠檬水,这是国内家人唯一能给到的建议,柠檬水在他们眼里就是神水,能治百病。下午三点多,我把草坪剪了,都有了回光返照的感觉,一身的汗,发烧时没出的汗,现在全出来了。

终于挺过去了

4月4日,星期一,轻舟已过万重山,成功靠岸,至于算不算上岸了、安全了还不好说,至少是摸到岸边了。我踏实多了,看网上朋友发来的信息,医生已经发现Omicron主要攻击上呼吸道,而不是最初的下呼吸道也就是肺部,这就好办多了。

昨晚几乎整夜没有咳嗽吐痰了,也没再发烧,本应该可以睡好,但还是没怎么睡。我感觉这病毒让我很兴奋,连续四晚没睡好。今天平安无事,貌似恢复了九成,还差一成就是喉咙吞口水还能觉得疼,有点干的感觉,但已经不太碍事了,我感觉就是回球馆继续挥洒汗水也是没问题的,但没过规定的七天隔离期,理论上讲还是处于传播源阶段,此事不能为啊!

Omicron跟流感不一样,得病的感受也不一样,如果非要给Omicron跟流感做个对比,如果流感是自动步枪的话,那Omicron 就是机关枪,不是一个枪种。我真的是个倒霉蛋,走在白石子铺的路还能踩到黑狗屎,不是我眼瞎而是狗屎实在太多了。

提醒大家备好药物

最后总结一下:

一、疫苗一定要打,还要跟上步伐打够,虽然它不完美,但应该能起到作用。

二、家里要常备抗疫药物,降烧的、止疼的、喉咙不适化痰的、维生素等,按当地医疗机构建议的准备。

三、备足快速检测试剂盒,做到检测自由,一有不适就检测,把它当常态,这个非常重要,是保护家人的重要办法。我太太说,如果周四晚我不检测,大家继续生活在一起,估计都会感染上。早发现早隔离,给家人一份安全,快速检测试剂盒已经是疫情期间的生活必需品了。

四、有条件的要准备好家庭隔离房,最好有独立卫生间的,因为感染后少不了吐痰。同时,在隔离期间患者也要老老实实地戴上口罩,否则咳嗽打喷嚏会让整个房间充满病毒,戴口罩的话康复后要做的事就会少很多。记住,出门要戴好口罩!!!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8)
闭关锁国祸国殃民
闭关锁国祸国殃民 2022-04-06 回复
中完以後基本不會再中。
紫色小猪
紫色小猪 2022-04-06 回复
我也是喉咙痒,痒到耳朵痒眼睛痒,后来喉咙痛也是痛到耳朵里
纳摩卓玛
纳摩卓玛 2022-04-06 回复
还去洗牙?还去打球?上高尔夫球课?这算不上防疫达人。我家取消所有不必需的外出社交活动。只有上班上学购物才出门,出门必戴口罩。迄今暂时安全。
杨小晕是OTAKU
杨小晕是OTAKU 2022-04-06 回复
需要自己尽量保持警惕,能戴口罩的话就戴着,能减少的活动就暂时先停会,实在想活动,也尽量去室外
Lililililiiii
Lililililiiii 2022-04-06 回复
既然那么小心,为何还每周去打球,你怎么知道老球友就没有被感染?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