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2日 16.4°C-20.1°C
澳元 : 人民币=4.83
阳光海岸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杭州女子跳车事件真相大白,真正值得警惕的是什么?(组图)

2021-06-24 来源: 桌子的生活观 原文链接 评论7条

01

又一起跳车事件发生了。

6月12日下午4点,杭州一名女子乘网约车,距离目的地不到4公里,突然跳车,导致骨折,全身大面积擦伤。

被爆上热搜后,引发了无数猜想,为什么女孩会突然跳车?车内就司机和她,是不是遭遇到什么事情,才冒着生命危险跳下来?

在受伤女士的描述中,司机从她上车就搭讪,还盯着自己看。

杭州女子跳车事件真相大白,真正值得警惕的是什么?(组图) - 1

行车过程中,更是两次偏航!

杭州女子跳车事件真相大白,真正值得警惕的是什么?(组图) - 2

事发之后,女子微博曝光,更让人感觉,司机的行为不合常理,而网约车平台的做法也不合法合规。

杭州女子跳车事件真相大白,真正值得警惕的是什么?(组图) - 3

难道是车内发生了什么事,让女子不得不跳车自保?舆论甚嚣尘上,双方各执一词。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公安、交通等部门的调查取证,事情最终有了定论。杭州富阳区政府官微发布的通报如下:

杭州女子跳车事件真相大白,真正值得警惕的是什么?(组图) - 4

内容太长,其实可以简化成几点:1.首汽约车平台司机张某接到女子高某订单。2.车辆两次偏航,高某第一次提醒,司机掉头按导航行驶。高某第二次提醒,司机表示路线没错,继续行驶。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司机是本地人,对路况很熟,他选择的路线,是新开通的、较近路线。3.要求被拒绝,高某从后座打开车门,跳车受伤。司机发现后,立即停车报警。

杭州女子跳车事件真相大白,真正值得警惕的是什么?(组图) - 5

4.根据车内录音,司机和高某之间,对“车辆不按导航行驶”有短暂交流,但没有明显争执等异常情况。调查组取证的结果,也并没发现司机有违法犯罪的意图。真相大白后,舆论出现两边倒。有人说在下午四点的主城区,人来人往,女子反应过度,被迫害妄想症。有人说,司机偏航本就让人害怕,跳车是为了自保。我无意站队任何一方,这场本可避免的事件,带来的反思,远远多于追究责任本身。司机有图谋不轨吗?车内录音,行车记录仪证明,他排除了嫌疑。女子的导航路线,第二次偏航时,本该左转,结果司机直行。

杭州女子跳车事件真相大白,真正值得警惕的是什么?(组图) - 6

而高德地图给出的三条路线,司机走的路线是最优的,更快也更近。

杭州女子跳车事件真相大白,真正值得警惕的是什么?(组图) - 7

她说司机搭讪,在她发微博长文时,搭讪的内容是司机对于“女保安”的好奇。

杭州女子跳车事件真相大白,真正值得警惕的是什么?(组图) - 8

女孩自己也承认,司机并没有出格的语言。

杭州女子跳车事件真相大白,真正值得警惕的是什么?(组图) - 9

杭州女子跳车事件真相大白,真正值得警惕的是什么?(组图) - 10

从显示的种种看来,司机应该没有加害意图。女孩警惕心重有错吗?当然没有。独自乘坐网约车,精神高度紧张,司机偏航让她感到恐惧。想必和网约车相关的恶性事件,她看得很多。站在自己的立场,他们谁都没有错。

在司机看来,他按照自己熟悉的路线走,既缩短了路程,又节省了时间。为什么不行?在女子看来,我对路线不熟悉,按照导航走总没错。结果司机不但偏航,还没听她的诉求。极度紧张让她放大司机的一举一动,司机“打量”自己的样子,“意图搭讪”的样子,越发印证了司机“别有用心”。带着“司机可能是潜在罪犯”的预设立场,她从要求被拒绝到跳车,几乎没有犹豫。

在官方通报中,这个时间,仅仅只有“数秒”。短短数秒,两个当事人平静的生活被打破,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它也被称为货拉拉事件2.0版本。在货拉拉事件中,同样是独身女孩,面对司机偏航,彼此之间交流不顺畅,带着对方就是贪财好色的偏见,一个女孩选择跳车,生命戛然而止。你看,两件事是不是如出一辙?

几句话就能解决的事情,却因为心中的不信任,早早给对方定了性。她就是无理取闹,他就是图谋不轨。带着这样的情绪,认定对方就是这样的人,去关注支撑自己想法的蛛丝马迹,才酿成最后的悲剧。若从一开始,放下心中的成见,心平气和地沟通,事故根本不会发生。这也无时无刻不在警示,别在一开始,就用自己的立场去给事情定性。

02

同样的事,还有很多。女大学生陈某和同伴放假回家,乘坐网约车去机场。车辆行驶途中,同行几人都表现出困意,其中一名同伴还睡着了。胆小的陈某十分慌张,她怀疑司机下了迷药。随后,陈某掏出防身的水果刀,要求司机停车报警,在这个过程中,她的刀划伤了司机的脖子。司机随即报警。

杭州女子跳车事件真相大白,真正值得警惕的是什么?(组图) - 11

调查结果,司机是清白的,陈某的指控并不成立。据调查,陈某是第一次到外地上学,内心缺乏安全感。出发前一天,她的手机钱包被抢,精神更为紧绷。从上车起,她对司机就有浓浓的戒备。在她眼中,司机随时可能对他们造成伤害,有潜在的威胁。所以当他们开始犯困时,她第一想法,就是司机搞的鬼。

有个法律名词,叫假想防卫。意思是,误以为别人正在侵害自己,所以攻击他人。陈某的行为就属于这个范畴。造成这些的原因,是她一开始就给司机定了性——一个别有用心的坏人。当我们带着这种想法看人,不管那人做什么,所有蛛丝马迹都会成为用来佐证我们的观点。这种先入为主的心理,恰恰是最不客观的。

杭州女子跳车事件真相大白,真正值得警惕的是什么?(组图) - 12

还记得那个寓言故事《疑邻盗斧》吗?怀疑邻居偷斧子时,他看对方的神态、言谈、走路姿势,无一不像小偷。后来他在自家谷仓找到斧子,这下,他看邻居,完全不是偷斧子的人。日常生活中,我们几乎都会有这种想法。身体出现了问题,怀疑是某些病症时,你去网上搜,就会感觉那些症状与自己越看越像,分分钟陷入恐慌。认为某个人在针对你时,他说的任何一句话,任何一个动作,你都会认为意有所指,是冲着你来的。

认为感情里出现第三者时,另一半小声打电话是错,晚归是错,就连在厕所蹲久了,你也会认为他是不是偷偷联系别人。预设立场的想法一旦滋生,你就只会寻找和自己观点一致的证据,事情的真相,有可能南辕北辙。信息爆炸的当下,太多新闻案例的出现,让人容易产生固有印象。在一切没得到证实时,简单粗暴地先给他人贴上标签。可这个世界的运转,不该是这样的。

03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组实验。将男士分为两组,让他们在电话中与不认识的女性交谈。事先告诉第一组男士,与你们交谈的女士很漂亮。告诉第二组,与你们交谈的女性相貌丑陋。事后分析两组男士对女性的评价。

第一组男士认为和他们对话的女性热情、可爱。第二组男士得出的结论完全相反。与他们谈话的女性未必真的漂亮,但一开始就对漂亮女性具有心理上的亲近和好感,这种先入为主的思想,影响了他们对于女性的看法。你看,人一旦掉入预设立场的思维模式,就会很容易受到自己所看到的,别人所引导的和当时的情绪所误导,从而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杭州女子跳车事件真相大白,真正值得警惕的是什么?(组图) - 13

这种先入为主的思想,往往会影响对一件事的客观判断。这种现象,在生活中我们见过太多了。看到开豪车的女孩,就认为是富人包养的“金丝雀”。看到车祸现场有女司机,就想当然觉得是女司机肇事。看到成绩一般的孩子,考试成绩突飞猛进,就怀疑是不是作弊。可开着豪车的女孩,有可能是拼命努力,一步步取得了成功。

车祸现场的女司机,有可能是正常行驶被别人撞。成绩一般的孩子,也可能是点灯熬油学习,才获得好成绩。当我们只相信自己的判断,带着偏见去看待人和事,往往得不出最正确的结论。你所看到的,听到的,全是自己想看的,支持你观点的。

久而久之,一切不符合你预设的客观信息,会被摒除在外,你无法接受别的意见和可能性,只相信自己坚信的东西。你看看家族群里,长辈们群发的那些文章和视频,在年轻人看来,是无稽之谈,可长辈们深信不疑,一旦你提出疑问,反而遭到白眼和斥责。因为他们打心底相信那些“医学常识”,对于不同的意见,根本不能接受。而为了支撑自己的观点,他们会不断寻求类似的证据。

这样下去,最大的坏处,就是,你会困在信息茧房,变得更狭隘,更闭塞。这才是最值得我们警惕的。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你如何看世界,就会得到怎样的回馈。情绪和偏见,终究如一叶障目,难以抵达真实。唯有意识到自己思维上的刻板印象,放下偏见,才能看到一个更真实的世界。

关键词: 车祸跳车女性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7)
Evan
Evan 2021-06-24 回复
这个司机真够倒霉的,好好的开车,接了个精神病。
土澳居民IWZ7h
土澳居民IWZ7h 2021-06-24 回复
建议看看一个名为taxi的短篇动画
qsp95
qsp95 2021-06-24 回复
网约车就是不咋安全
島嶼_依舊
島嶼_依舊 2021-06-24 回复
厉害了
huiling
huiling 2021-06-24 回复
女生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